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 Mg(OH) 2 浊液中滴加足量 FeCl 3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 2 +2Fe 3+ =2Fe(OH) 3 +3Mg 2+
B .将 “84” 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会产生黄绿色气体: ClO - +Cl - +H 2 O=Cl 2 ↑+2OH -
C .将 SO 2 通入溴水中使其褪色: SO 2 + 2H 2 O + Br 2 =2H + + SO + 2HBr
D . Na 2 O 2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 2 O 2 =2Na 2 O + O 2 ↑
A 【详解】 A .由于 Fe(OH) 3 比 Mg(OH) 2 的溶度积更小,所以向 Mg(OH) 2 浊液中滴加足量 FeCl 3 溶液出现红褐色 Fe(OH) 3 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3Mg(OH) 2 +2Fe 3+ =2Fe(OH) 3 +3Mg 2+ , A 正确;
B . “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盐酸,二者混用会生成 Cl 2 ,离子方程式为: ClO - +Cl - +2H + =Cl 2 ↑+H 2 O , B 不正确;
C . HBr 为强酸,将 SO 2 通入溴水中使其褪色,离子方程式为: SO 2 + 2H 2 O + Br 2 =4H + + + 2Br - , C 不正确;
D . Na 2 O 2 在空气中放置后,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从而由淡黄色变为白色,而不是发生分解反应, D 不正确;
故选 A 。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意义: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方法
a.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转变为
沉淀而除去。
b.加沉淀剂法:如以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
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
等沉淀,也是分离、除杂常用的方法。
说明: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沉淀完全。
2.沉淀的溶解
(1)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使难溶物质溶解的问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就会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溶解。
(2)方法
a.生成弱电解质: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某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如向沉淀中加入
溶液,
结合生成
使
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生成配合物: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反应生成配合物。
如:
c.氧化还原法: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沉淀溶解。
d.沉淀转化溶解法:本法是将难溶物转化为能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一溶解的沉淀,然后再溶解:
如向中加入饱和
溶液使
转化为
再将
溶于盐酸。
3.沉淀的转化
(1)实质: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例如
(2)沉淀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的过程中,用FeS等难溶物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