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被脂质和核蛋白外壳保护层覆盖着的正链单股 。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30 分钟、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A . 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有漂白作用。高浓度药液具有强腐蚀性、刺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B . 84 消毒液与酒精不可混用,因为两者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等有毒物质
C . 医用消毒酒精是 的乙醇溶液
D . 三聚异氰尿酸 ( ) 是一种固体含氯消毒剂,相比于 “84”( 有效氯含量约
) 消毒液,它有效氯含量更高、释放时间更长
C
【详解】
A .过氧乙酸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如果过氧乙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A 项正确;
B . 84 消毒液中含有次氯酸钠与乙醇发生反应,故二者不可以混用,两者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等有毒物质, B 项正确;
C .医用消毒酒精是 的乙醇溶液, C 项错误;
D .三聚异氰尿酸 ( ) 是一种固体含氯消毒剂,相比于 “84” 消毒液,它有效氯含量更高、释放时间更长, D 项正确;
答案选 C 。
氯气:
①化学式:Cl2
②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ⅦA族
③氯原子的电子式:
④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⑤氯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s23p5
⑥化学键类型:非极性共价键
⑦氯分子的电子式:
⑧氯分子的结构式:Cl—CI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氯气和用途。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3、运用观察、实验、交流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