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电离能电负性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67
更新时间:2021-01-08
纠错
1.

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气体分析中,常用XCl的盐酸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CO的含量,原理为:2XCl+2CO+ 2H2O=X2Cl2·2CO·2H2O

(1)X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2)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3)H2O中氧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

(4)化合物XCl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距离每个X离子最近的Cl的个数为__

       

(5)X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结构如图所示,每个X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3个配位键,在图中用“→"标出相应的配位键________CON2分子的结构相似,则1 mol X2Cl2·2CO·2H2O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电离能电负性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s22s2p63s23p63d104s1    OCH    sp3    4        14×6.02×1023   

【分析】

(1)根据题目给出信息判断出X为铜元素,结合失去1个电子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

(3)根据水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判断杂化方式;

(4)由晶包图可知晶包类型为ZnS

(5)表示配位键时,箭头指向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1 mol X2Cl2•2CO•2H2O含有8 mol配位键,4 mol H-O键,2 mol CO2 mol 键,H-O键和配位键都属于键。

【详解】

(1)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XCu,其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p63s23p63d104s1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OCH,所以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H

(3)根据水的中心原子的O原子的价电子数为=4,所以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4)由晶胞图可知晶胞类型为ZnS,其晶包中配位数为4,距离每个X离子最近的Cl的个数为4

(5)根据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知,氯原子可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即氯原子形成两条共价键中只有一条是配位键,而X可形成3条配位键,故其配位键可表示为;因1 mol X2Cl2•2CO•2H2O含有8 mol配位键,4 mol H-O键,2 mol CO2 mol键,H-O键和配位键都属于键,即1 mol X2Cl2•2CO•2H2O含有8+4+2=14 mol键,即14NA键,所以共价键数目为14NA14×6.02×1023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元素电负性的比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及配位键等的判断等知识,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较为全面的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电负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电负性的定义

电负性:

(1)键合电子、电负性的定义
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2)电负性的意义: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作为相对标准。
 
(4)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
②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③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 电负性的知识扩展
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对的能力叫做该元素的电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
电负性的运用:
(1)确定元素类型(一般>1.8,非金属元素;<1.8,金属元素).    
(2)确定化学键类型(两元素电负性差值>1.7,离子键;<1.7,共价键).
(3)判断元素价态正负(电负性大的为负价,小的为正价)
(4)电负性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表征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
◎ 电负性的知识拓展
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判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利用电负性可以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电负性大的元素易呈现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易呈现正价。
③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一般认为,如果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 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
④解释“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右图所示)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被称为“对角线规则”。例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含氧酸都是弱酸等。
◎ 电负性的教学目标
1、能表述元素电负性的含义。
2、熟知元素原子半径、元素的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能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 电负性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
课时要求:15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电离能电负性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赵琳莉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