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电离能电负性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03
更新时间:2020-12-31
纠错
1.

钴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以无水乙醇作溶剂,Co(NO3)2可与某多齿配体结合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配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配合物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该多齿配体中所含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下列化合物与上述配合物中CN原子的杂化类型均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3)亚硝酸钴钠可与K+结合形成,从而实现对K+的定量测定。

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填标号)

A.金属键 B.离子键 C.极性共价键  D.配位键

与亚硝酸根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合物有_________(写一种)

(4)CoCa属于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金属Co的熔点、沸点均比金属Ca的高,原因是____

(5)某种铁酸钴(CoTiO3)晶胞沿xyz轴任意一个方向的投影如下图所示。晶胞中Co处于各顶角位置,则O处于_________位置,与Co紧邻的O的个数为_________。若晶胞中CoO的距离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电离能电负性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s22s22p63s23p63d74s2    ON    ONCH    B    BCD    SO2SnO2    Co原子半径小且价电子数多,金属键强    面心    12       

【分析】

根据均摊法和化合物的分子式确定氧原子的位置和与Co紧邻的O的个数,利用晶胞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晶胞密度。

【详解】

(1)Co27号元素,基态C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

(2)根据配合物的结构和配位键的形成特点,配合物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ON

该多齿配体中所含元素为HCNOCNO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故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H元素与CNO形成化合物时,一般氢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故电负性最小,故电负性的大小为ONCH

上述配合物中C位于苯环上和亚甲基上,苯环上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采用的是sp2杂化,亚甲基上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对,亚甲基上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杂化类型sp2杂化,

A中苯环上的碳原子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采用的是sp2杂化,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杂化类型sp2杂化,故A不符合题意;

B.中氮环上的碳原子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采用的是sp2杂化,甲基上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对,亚甲基上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杂化类型sp2杂化,故B符合题意;

C中环己烷上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诶4对,均采用sp3杂化,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杂化类型sp2杂化,故C不符合题意;

D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对,均采用sp3杂化,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杂化类型sp2杂化,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3)根据图示,Co(NO2)6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极性共价键、配位键,亚硝酸钴钠可与K+形成离子键;

与亚硝酸根互为等电子体的化合物有SO2SnO2

(4)CoCa属于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金属Co的熔点、沸点均比金属Ca的高,原因是Co原子半径小且价电子数多,金属键强;

(5) 根据CoTiO3晶胞中Co处于各顶角位置,根据Co原子的数目为1个,O原子的数目为3个,则O处于面心位置,由图可知与Co紧邻的O的个数为12个,若晶胞中CoO的距离为anm,则晶胞的边长为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

,化简可得

【点睛】

在计算密度时,需要利用数学计算,勾股定律计算出晶胞的半径,单位的换算是易错点。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电负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电负性的定义

电负性:

(1)键合电子、电负性的定义
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2)电负性的意义: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作为相对标准。
 
(4)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
②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③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 电负性的知识扩展
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对的能力叫做该元素的电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
电负性的运用:
(1)确定元素类型(一般>1.8,非金属元素;<1.8,金属元素).    
(2)确定化学键类型(两元素电负性差值>1.7,离子键;<1.7,共价键).
(3)判断元素价态正负(电负性大的为负价,小的为正价)
(4)电负性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表征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
◎ 电负性的知识拓展
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判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利用电负性可以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电负性大的元素易呈现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易呈现正价。
③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一般认为,如果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 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
④解释“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右图所示)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被称为“对角线规则”。例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含氧酸都是弱酸等。
◎ 电负性的教学目标
1、能表述元素电负性的含义。
2、熟知元素原子半径、元素的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能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 电负性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
课时要求:15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电离能电负性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延侠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