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C .蛋白质和高级脂肪酸酯都能水解
D .蛋白质溶液和 Fe(OH) 3 胶体一样,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B
【详解】 A .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 A 正确;
B . 高级脂肪酸酯是一种酯类物质,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故 B 错误;
C . 高级脂肪酸酯是一种酯类物质,蛋白质和高级脂肪酸酯都能水解,故 C 正确;
D . 蛋白质溶液也属于胶体,与 Fe(OH) 3 胶体一样,都具有丁达尔效应,故 D 正确;
故选 B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继续加热以巩固胶体的稳定
B .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 NaCl
C . 溶液中不含分子 ( 水分子除外 )
D . 检验方法:取样,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硫酸沉淀不消失
B
【详解】 A .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继续加热会使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A 错误;
B .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胶体不可以,因此可以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 NaCl , B 正确;
C . 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因此
溶液中含有
分子, C 错误;
D . 检验方法:取样,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D 错误;
故选 B 。
将少量 FeCl 3 溶液滴入下列物质中,所得分散系的分散质不能透过滤纸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 NaOH 溶液 D . NaCl 溶液
C
【详解】 A . FeCl 3 溶液加入冷水得到的分散系是溶液,能透过滤纸, A 不选;
B .在沸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胶体能透过滤纸, B 不选;
C . FeCl 3 溶液直接加入 NaOH 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沉淀不能透过滤纸, C 选;
D . FeCl 3 溶液加入 NaCl 溶液得到的分散系是溶液,能透过滤纸, D 不选;
故选: C 。
“ 烟 ” 与 “ 雾 ” 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下列诗句中的 “ 烟 ” 实为 “ 雾 ”
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唐 · 李白《望庐山瀑布》 )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唐 · 王维《使至塞上》 )
C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晋 · 陶渊明《归田园居》 )
D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唐 · 韩翃《寒食》 )
A
【详解】 A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指太阳照在香炉山的最高峰上,阳光折射造成的,发生丁达尔效应,诗句中的 “ 烟 ” 实为 “ 雾 ” ,故 A 正确;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思是:广阔无边的大沙漠中,远远地升起一根直指苍天的烟柱,大漠的烟是人烧东西生成的, “ 烟 ” 为固体小颗粒,故 B 错误;
C .烟是人烧东西生成的, “ 烟 ” 为固体小颗粒,故 B 错误;
D .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不是雾,故 D 错误;
故选: A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B .将标况下 VL A 气体 ( 相对分子质量为 M) 溶于 0.1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液态氯化氢、熔融氢氧化钾、固体硫酸钡都是电解质
D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
【详解】 A .葡萄糖溶液不属于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 A 错误;
B .根据 进行计算,
,
,代入公式可得: c=
mol/L , B 错误;
C .液态氯化氢、熔融氢氧化钾、固体硫酸钡都是化合物,且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可导电,故都是电解质, C 正确;
D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时碱性氧化物,如 Mn 2 O 7 为金属氧化物,但是酸性氧化物, D 错误;
故答案选 C 。
本卷还有3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刘方洲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