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0-10-06 09:09:38
1.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游蒋山》 苏轼(宋)
2.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泊樟镇》 杨万里(宋) 第一句提出“为什么太阳光会被山峰挡住?”第二句提出“为什么要推开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顶,阳光只能从云缝中穿出照亮江面?”其实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 3.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赠妇》 秦嘉(汉) 前一句说明了光通过珠宝首饰的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中,显得格外耀眼;后一句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这一知识。 4.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春山夜月》 于良史 前一句提出了“水中为什么会有月亮?”这一现象,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的物理知识;后一句说明了花朵分泌芳香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发生了扩散现象。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李白(唐) 前一句主要说明了月亮成像在酒杯中的现象,涉及到光的反射。后一句可依诗句之意,从物理角度理解为:人、月下影子、酒杯中人的像而成为三人。 6.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雨窗消意图》 牛应之(清) 柳絮本来是白的,而诗中却说是“片片红”。其原因主要是太阳光里含有七种色光,当它穿过一片红色的桃花时,白光中的大部分色光被桃花所吸收,只有红光被反射出来,反射出来的红光再照到白色的柳絮上,自然呈现出淡淡的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