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17

高中化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高中数学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英语   高中语文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备课网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

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17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2-12-12 07:02:04

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2-12-12 15:02:04


第一节 燃烧和灭火

一、 燃烧

n 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n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1)。
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n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n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 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n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 灭火

n 灭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空气)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
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n 灭火器

u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u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3Na2CO3+H2O+CO2

u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三、 爆炸

n 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u 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它们是物理变化。

u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

n 粉尘爆炸实验
【实验操作】取一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像右图那样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
【实验分析】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性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注意事项】
面粉应该是干燥的;
气囊的作用: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
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接管可稍长一些,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以防危险。

n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地方必须做的安全措施:通风、严禁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