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例如 2H2+O2 2H2O的读法: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添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相等。
(3) 等:将短线(或箭头线)改为等号。
(4) 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物用“↓”。
6.化学方程式常用的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先找出反应前后同种元素原子在不同种分子中的个数,然后求其最小公倍数,进而确定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配平。
(2)奇数配偶数法:先找出次数较多,且式子两边的原子个数一奇一偶的元素,将奇数配成偶数,然后,以该化学式和所配化学计量数为依据,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配平。
(3)观察法:由反应中组成比较复杂的化学式(原子数目多)为起点,求出化学式中易配平原子的化学计量数,然后依据原子守恒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