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9-10 20:19:29
容量瓶俯视刻度和仰视刻度所造成的误差比较难分析,因为它只有一刻度,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把俯视称为“低看”,仰视称为“高看”,为什么想一想俯视仰视涵义就明白了,对溶液体积造成的误差可用这句话概括一下,“高看看高实为低,低看看低实为高”,也就是说高看把液面看高了实质上还低于刻度线,低看相反。
离子共存的判断,要注意题干中的隐含条件,例如:无色溶液……,而所给的被选答案中有时候出现有色的离子,如铁离子,铜离子,高锰酸根等,学生又经常出错。我笑他们为“好色之徒”。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你可知道大西北的井水又苦又涩吗?引入硬水的软化的教学。在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小偷,偷走了氧化剂的氧。
在讲漂白原理时,HCLO、Na2O2、H2O2等漂白原理与SO2不同,分析后可这样小结:前者是“革命彻底”型,后者“革命不彻底”型。
二氧化硅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不同点,如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且与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有点“非典”。
硅与氟气、氟化氢反应,再有二氧化硅异常的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我想硅有点“信氟”啊。
氧化还原我是这样归纳的
身虱痒(升失氧),降得还.身上有虱子就痒.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许多简单的口决,但是有些会让学生搞混,我自己是这样归纳的:升、失、还(氧、氧)
降、得、氧(还、还)
记忆为:老师和学生的感情需要培养,获奖之后(比如诺贝尔奖)之后记得回来看看老师!---失升氧,得降还!
根据氧化剂在反应中自身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可谓氧化剂为:舍己救人,降低自己,提高别人!
对于二氧化硫与氯气混合后的漂白能力,可谓‘两虎相争,两败俱伤“。
两原子在形成极性共价键时,明地里说我们共用电子,实际上会出现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会使电子对偏向它,可谓“明修战道,暗渡陈仓”。
原子半径增大失最外层电子能力也增大。这就叫做‘鞭长莫及“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化合价一般为奇数,
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化合价一般为偶数.
可以说"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在上钢铁一节的时候,我是这样点题的:我们今天将要讲“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王水的组成可以用“三言(盐)一笑(硝)”来说明
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按1:3比例混合而成的。可以溶解金、铂等很稳定的金属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按1:3比例混合而成的。可以溶解金、铂等很稳定的金属,可以用“有三无三,无三有三”来记比值,即硝酸分子式中有3,那它的比例系数就是1,而盐酸分子式中没3,那它的比例系数为3。
在讲原电池时,我把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是活泼金属,总结为负、氧、活,记为父养活。学生大笑,记忆深刻。
背1-20号元素中哪些元素无同位素时,是Be,F,Na,Al,P,就是皮肤哪里灵。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噢,不过要注意“里”是Al而不是Li噢。
最近学时读着读出来在讲钠和水反应的现象时,借助前时间的电视剧《桔子红了》,把现象记为:芙蓉又红了。(浮熔游红)
水电离时产生多少氢离子,必产生多少氢氧根,我们可以说水的电离是“成双成对”的。
有机物学习时,是采用先介绍代表物,实质上先介绍代表物的性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举一反万也。”
加成反应是加上去就成的反应,可与取代反应形成强烈对比
对于取代反应,根据中学阶段知识水平来理解是有机物分子上先有原子或原子团下来,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才能上去,根据这个我们可以说“调虎离山,取而代之”。
把取代反应的特点全部概括了。
酯的生成形成了碳氧键,而酯水解时断裂仍旧在酯的生成形成的碳氧键上,给我们的感觉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同分异构体,同分“分子式相同”,异乃不同也,即“不同的结构”
对于烃的含氧衍生物,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70度以上的苯酚、甲醛、乙醛、甲酸、乙酸(以上是以课本顺序排列)易溶于水,而酯难溶于水了。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说“到了酯溶于水的势头就‘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