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 20mL0.4mol·L -1 Na 2 CO 3 溶液和 40mL0.2mol·L -1 NaHCO 3 溶液,再分别用 0.4mol·L -1 盐酸滴定,利用 pH 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 .图中甲、丁线表示向 NaHCO 3 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 Na 2 CO 3 溶液中滴加盐酸
B .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 V 1 mL 时 (a 点、 b 点 ) ,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HCO +H + =CO 2 ↑+H 2 O
C .根据 pH—V(HCl) 图,滴定分析时, c 点可用酚酞、 d 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D . Na 2 CO 3 和 NaHCO 3 溶液中均满足: c(H 2 CO 3 )-c(CO )=c(OH - )-c(H + )
C
【详解】 A .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则碳酸钠溶液的起始 pH 较大,甲曲线表示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根离子再与氢离子反应产生碳酸,进而产生二氧化碳,则图中丁线表示向 Na 2 CO 3 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 NaHCO 3 溶液中滴加盐酸, A 项错误;
B .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 20mL 时,碳酸根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碳酸氢根子,而 V 1 > 20mL , V 1 mL 时 (a 点、 b 点 ) ,没有二氧化碳产生,则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HCO +H + =H 2 CO 3 , B 项错误;
C .根据 pH-V(HCl) 图,滴定分析时, c 点的 pH 在 9 左右,符合酚酞的指示范围,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d 点的 pH 在 4 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C 项正确;
D .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则 Na 2 CO 3 中存在 c(OH - )-c(H + )=2c(H 2 CO 3 )+c(HCO ) , NaHCO 3 溶液中满足 c(H 2 CO 3 )-c(CO
)=c(OH - )-c(H + ) , D 项错误;
答案选 C 。
盐类水解:
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水解。
2.实质:生成弱电解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新的平衡。
3.条件:盐中必须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盐溶于水。
4.特点:可逆性,写水解离子方程式时要用“” 水解是吸热过程,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一般,水解的程度较小,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用“↑”或“↓”符号。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多元弱碱阳离子一步水解。
5.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例如:25℃时:
四种重要的动态平衡的比较: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