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D 、 E 、 X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 A 是周期表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A 、 B 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 和
。 D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 E 的周期序数和族序数相等, D 、 X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8 。回答下列问题: ( 用化学用语填空 )
(1) 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 ;离子半径 D__________B( 填 “ > ” 或 “ < ”) 。
(2) 如图所示,将少量 X 单质的水溶液分别滴入盛有不同试剂的试管中。
管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该反应可用于制备漂白液。
② 试管 b 中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 ,说明 X 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元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__________ 。
(3) 镓 与 E 为同主族元素,氮化镓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电压等特性。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 ( 填字母序号 ) 。
a .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b . 中
的化合价为
c . 的离子半径小于
的离子半径
(4) 工业上用 处理中性废水中的
,使其转化为
沉淀除去, X 被还原至最低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
(1) <
(2) 溶液变为蓝色 Cl 和 I 是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7 , Cl 比 I 原子电子层数少,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故非金属性 Cl>I
(3)ab
(4)
【分析】 A 是周期表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则 A 为 H , D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则 D 为 Na 元素, A 、 B 、 D 、 E 、 X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 B 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 和
,则 B 为 O 元素, E 的周期序数和族序数相等,则 E 为 Al 元素, D 、 X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8 , X 为 Cl 元素。
【详解】( 1 ) A 2 B 2 为 H 2 O 2 ,其电子式为 ; Na + 和 O 2-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所以离子半径 Na + <O 2- ,答案: < ;
( 2 )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化学方程式 ;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化钾,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Cl 和 I 是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7 , Cl 比 I 原子电子层数少,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故非金属性 Cl>I ,答案:
;溶液变为蓝色; Cl 和 I 是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7 , Cl 比 I 原子电子层数少,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故非金属性 Cl>I ;
( 3 ) a . Ga 位于第四周期第 ⅢA 族, a 正确;
b . Ga 处于 IIIA 族、 N 处于 VA 族, GaN 中 Ga 的化合价为 +3 ,故 b 正确;
c .简单离子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 Ga 3+ 的离子半径大于 Al 3+ 的离子半径,故 c 错误,故答案为︰ ab ;
( 4 )由题意可知 ClO 2 被还原为 Cl -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
。
配平简介:
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配平来解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特殊技巧:
配平时若同一物质内既有元素的化合价上升又有元素的化合价下降,若从左向右配平较困难,可以采用从右向左配平,成为逆向配平法。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