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取室温下少量 0.5mol/LCH 3 COONa 溶液,加热至 60 ℃,并测定溶液的 pH | pH 增大 | CH 3 COONa 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
B | 向含有酚酞的 | 溶液颜色变浅 | 证明 |
C | 取 |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 | |
D | 已知 H 3 BO 3 K =5.8×10 -10 H 2 CO 3 K 1 =4.5×10 -7 , K 2 =4.7×10 -11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H 3 BO 3 与碳酸钠不反应 |
A . A B . B C . C D . D
AB
【详解】
A .醋酸钠溶液中有醋酸根离子的水解,醋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取室温下少量 0.5mol/LCH 3 COONa 溶液,加热至 60 ℃,测得溶液的 pH 增大,可以证明 CH 3 COONa 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故 A 正确;
B . 溶液中由于 CO
的水解: CO
+H 2 O
HCO
+OH - ,溶液显碱性,含有酚酞的
溶液是红色的。向含有酚酞的
溶液中滴入
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说明 Ba 2+ 和
结合,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从而使溶液中的 c (OH - ) 降低,可证明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 B 正确;
C .取 溶液,滴加 3 滴
溶液,此时生成 AgCl 白色沉淀,反应体系中 Ag + 是过量的,再滴入 5 滴
溶液, I - 和溶液中过量的 Ag + 反应生成 AgI 黄色沉淀, AgI 沉淀不是由 AgCl 转化的,所以不能证明
>
,故 C 错误;
D .已知 H 3 BO 3 K =5.8×10 -10 , H 2 CO 3 K 1 =4.5×10 -7 , K 2 =4.7×10 -11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所以酸性强弱顺序为: H 2 CO 3 > H 3 BO 3 > HCO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发生反应:
,由于没有生成 CO 2 ,所以无明显现象,但 H 3 BO 3 与碳酸钠发生了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 AB 。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依据: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浓度与pH的关系。如溶液的pH>1,则证明
是弱电解质。
3.测定对应盐溶液的酸碱性。如溶液呈碱性,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4.稀释前后的pH变化与稀释倍数的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弱电解质;若pH=5,则证明该酸为强电解质。
5.采用实验证明电离平衡。如向醋酸溶液中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入醋酸钠晶体,颜色变浅。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