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氮族元素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04
更新时间:2021-01-21
纠错
1.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氯酸钠还原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制备方法,其中是用在催化剂、时,发生反应得到,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进行了研究。

已知:

的浓度较大时易分解,实验室用稳定剂吸收,生成,使用时加酸只释放出一种气体

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物质

沸点

(1)仪器b在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比较仪器cd,实验中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2)制备装置甲中需改进的一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甲醇被氧化为甲酸,写出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制备法可选用不同的还原性物质作为还原剂,例如草酸,相比甲醇法,草酸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仪器aNaOH溶液主要用于停止反应,并吸收多余的

B.装置e主要用于检验是否有生成

C.在释放实验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D都为强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时的氧化能力是2.5

(5)自来水厂用碘量法检测水中的浓度,其实验操作如下:取100.0mL的水样,加入足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再用标准溶液滴定碘单质,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15.00mL 标准溶液,测得该水样中的含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探究题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冷凝回流甲醇兼导气    有利于液体顺利流下,减少甲醇的挥发    水浴加热    4NaClO3+CH3OH+2H2SO44ClO2↑+HCOOH+2Na2SO4+3H2O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稀释ClO2,防止ClO2浓度较大时分解    AC    202.5   

【分析】

甲装置为发生装置,将甲醇加入三颈烧瓶中共热进行反应,甲醇被氧化为甲酸,NaClO3还原生成ClO2,在硫酸条件下,还生成硫酸钠,b装置冷凝回流甲醇和甲酸;加入a装置的氢氧化钠可以中和酸,使反应停止,并吸收ClO2;之后稳定剂吸收二氧化氯,装置e主要用于检验ClO2否被吸收完全,之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据此解答。

【详解】

(1)仪器b是球形冷凝管,导气的同时可以冷凝回流甲醇;若用分液漏斗添加甲醇,反应时三颈烧瓶中压强增大,可能会导致液体无法顺利滴下,需要将分液漏斗活塞打开,但会导致甲醇的挥发,用恒压漏斗可以平衡压强有利于液体顺利流下,减少甲醇的挥发,故答案为:冷凝回流甲醇兼导气;有利于液体顺利流下,减少甲醇的挥发;

(2)反应在60下进行,应水浴加热,可提供稳定的加热温度,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3)甲醇被氧化为甲酸(HCOOH)NaClO3还原生成ClO2,在硫酸条件下,还生成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4NaClO3+CH3OH+2H2SO44ClO2↑+HCOOH+2Na2SO4+3H2O,草酸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起到稀释的作用,避免ClO2的浓度较大时易分解,故答案为:4NaClO3+CH3OH+2H2SO44ClO2↑+HCOOH+2Na2SO4+3H2O;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稀释ClO2,防止ClO2浓度较大时分解;

(4)A.加入氢氧化钠可以中和酸,使反应停止,并吸收ClO2,故A正确;B.装置e主要用于检验ClO2否被吸收完全,故B错误;C.用稳定剂吸收ClO2,生成NaClO2,使用时加酸只释放出ClO2一种气体,则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4H++5ClO2-Cl-+4ClO2↑+2H2O,故C正确;DClO2Cl2都为强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时,元素化合价分别由+4价、0价降为-1价,则ClO2的氧化能力是Cl22.5倍,故D错误;故答案为:AC

(5)设保鲜剂中ClO2的含量为x gL-1,根据电子守恒可知二氧化氯与氧化碘离子生成的碘单质存在数量关系:2ClO25I2,滴定时碘单质与S2O32-存在数量关系I22S2O32-,所以ClO2与标准液的数量关系为2ClO210S2O32-,则有,解得x=0.2025 gL-1=202.5 mgL-1,故答案为:202.5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的定义

配平简介:
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配平来解决。

◎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的知识扩展
配平原则:
(1)电子守恒原则: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相等
(2)电荷守恒原则:若为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3)质量守恒原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配平步骤:
(1)一标: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二等: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
(3)三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氧化剂(还原剂)化学计量数=降(升)价的最小公倍数÷1mol氧化剂(还原剂)降(升)价总数
(4)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五查:检查质量与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
配平技巧:
(1)逆向配平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等可用逆向配平法,即选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基准物来配平(一般从反应物很难配平时,可选用逆向配平法)
例:
通过表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合价的升降,确定CrCl3、Cl2的计量数为2和3,然后再用观察法配平。
(2)设“1”配平法:设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选用组成元素较多的物质作基准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余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根据原子守恒原理列方程求得。
例:P4O+Cl2→POCl3+P2Cl6
可令P4O前的系数为1,Cl2的系数为x,则
1P4O+xCl2→POCl3+3/2P2Cl6 ,再由Cl原子守恒得2x=3+3/2×6 得x=6 即可配平
(3)零价配平法:先令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Fe3C+HNO3=Fe(NO3)3+CO2↑+NO2↑+H2O
复杂化合物Fe3C按照常规方法分析,无法确定其Fe和C的具体化合价,此时可令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为零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再用观察法确定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4)整体标价法:当某元素的原子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例:S+Ca(OH)2→CaSx+Ca2S2O3+H2O
生成物CaSx、Ca2S2O3中的Sx、S2作为一个整体标价为-2、+4价,则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Sx  0→-2  降2×2
S2  0→+4  升4×1
即可配平。
(5)缺项配平法:一般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系数,再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缺项(一般为H2O、H+或OH-),最后观察配平。
(6)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有机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来讲,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然后再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酸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


◎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的知识导图

 

◎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的特性
配平原则:
(1)电子守恒原则: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相等
(2)电荷守恒原则:若为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3)质量守恒原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配平步骤:
(1)一标: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二等: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
(3)三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氧化剂(还原剂)化学计量数=降(升)价的最小公倍数÷1mol氧化剂(还原剂)降(升)价总数
(4)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五查:检查质量与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

配平技巧:
(1)逆向配平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等可用逆向配平法,即选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基准物来配平(一般从反应物很难配平时,可选用逆向配平法)
例:
通过表明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合价的升降,确定CrCl3、Cl2的计量数为2和3,然后再用观察法配平。
(2)设“1”配平法:设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选用组成元素较多的物质作基准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余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根据原子守恒原理列方程求得。
例:P4O+Cl2→POCl3+P2Cl6
可令P4O前的系数为1,Cl2的系数为x,则
1P4O+xCl2→POCl3+3/2P2Cl6 ,再由Cl原子守恒得2x=3+3/2×6 得x=6 即可配平
(3)零价配平法:先令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Fe3C+HNO3=Fe(NO3)3+CO2↑+NO2↑+H2O
复杂化合物Fe3C按照常规方法分析,无法确定其Fe和C的具体化合价,此时可令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为零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再用观察法确定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4)整体标价法:当某元素的原子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例:S+Ca(OH)2→CaSx+Ca2S2O3+H2O
生成物CaSx、Ca2S2O3中的Sx、S2作为一个整体标价为-2、+4价,则化合价升降关系为:
Sx  0→-2  降2×2
S2  0→+4  升4×1
即可配平。
(5)缺项配平法:一般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系数,再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缺项(一般为H2O、H+或OH-),最后观察配平。
(6)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有机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来讲,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然后再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酸碳元素的平均化合价。


◎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的知识点拨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 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
  2. 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 标出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始态和终态
  • 求升价元素或降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数
  • 求化合价变化数的最小公倍数,分别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系数
  • 配平变价元素
  • 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元素
  • 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电荷是否守恒)
    如:

特殊技巧:

配平时若同一物质内既有元素的化合价上升又有元素的化合价下降,若从左向右配平较困难,可以采用从右向左配平,成为逆向配平法。

◎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的考试要求
暂无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翟正宇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