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常用的方法是( )
A.取样,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B.取样,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滴加稀硫酸,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C
【详解】
A.滴加BaCl2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的干扰,故A错误;
B.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故B错误;
C.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排除银离子、碳酸根、亚硫酸根的干扰,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故C正确;
D.滴加稀硫酸,再滴加BaCl2溶液,加入的硫酸会与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SO42-存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实验设计中若不能考虑到物质和微粒的干扰,则无法对结论进行准确的判断,所以实验中要注意考虑彼此微粒和物质之间的干扰,本题在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时,则需要排除可能存在的其他微粒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的干扰,特别注意亚硫酸根离子易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钡和氯化银都不溶于硝酸,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操作还是试剂的选择都要做出相互不干扰的选择和调整。
几种重要的硫酸盐:
的检验:
1.SO42-的检验
(1)原理:利用,
具有不溶于盐酸、硝酸的特性。
(2)试剂:可溶性钡盐溶液或
溶液,盐酸和稀硝酸。
(3)易出现的错误:
①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误将、
等判成SO42-,此时上述离子会分别产生
等白色沉淀.
②先加可溶性盐,后酸化。误将等判成SO42-,如向待测液中先滴加
溶液,再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便断定含SO42-。其错误之处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SO42-而含Ag+或
也会有同样现象,因为
③试剂选择错误。误将判成
,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
溶液,或滴加硝酸酸化的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使误以为有
,错在未注意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氧化成
。
(4)检验的关键:既要注意试刹的选择,义耍注意操作顺序的优化,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正确推导,方能排除干扰离子。
(5)最佳检验方法:
2.的检验常用气体法:
(不能用硝酸等强氧化性酸),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的检验
(1)气体法:,所用酸必须是非强氧化性酸,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生成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的气体。
(2)沉淀法:,生成黑色沉淀;或
,生成乳白色或黄色沉淀(溶液中)。
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1.亚硫酸溶液中的微粒
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易分储成SO2和H2O,因此SO2与H2O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用“”表示。
在亚硫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三分子、四离子):
2.亚硫酸的性质
(1)亚硫酸的热稳定性
H2SO3极其不稳定,只能存在于稀的水溶液中。 H2SO3易分解生成SO2和H2O。
(2)亚硫酸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H2SO3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时,表现还原性。如:
H2SO3遇到比它更强的还原剂时,表现氧化性。如:
(3)亚硫酸的酸性
H2SO3是中强酸,在水溶液中分两步电离:。
由亚硫酸的组成和电离可知,亚硫酸对应的盐有正盐和酸式盐两种,如。
3.亚硫酸盐等亚硫酸盐易溶于水、易电离。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 产生蓝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Fe2+,无Fe3+ |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 | 溶液变浑浊 | 酸性:H2CO3>C6H5OH |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 | 生成黑色沉淀 | Ksp(CuS)<Ksp(ZnS) |
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 |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