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
(2)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处。冷凝水由____口流出(填f或g)。
(4)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①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______。
③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5)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__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
蒸馏烧瓶 冷凝管 容量瓶 c 酒精灯 蒸馏烧瓶支管口 f 未用玻璃棒引流 2.0g BCAFED 偏低 无影响 偏高
【详解】
(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a、b、c分别是蒸馏烧瓶、冷凝管、容量瓶。
(2)带有活塞或旋塞的玻璃仪器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则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容量瓶,答案选c。
(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需要蒸馏,因此还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蒸馏时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应该是逆向冷却,则由g口进水,f口流出。
(4)①根据示意图可知图中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
②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需要500mL容量瓶,所需NaOH的质量为0.5L×0.1mol/L×40g/mol=2.0g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
(5)若没有进行A操作,即没有洗涤,则溶质减少,浓度偏低;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无影响;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学生实验: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主要步骤如下:
①称量仪器A的质量,记为m1;②称量仪器A和胆矾的质量,记为m2;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仪器A和固体的质量,记为m3;⑥再次加热仪器A和其中的固体;
⑦再次冷却;⑧再次称量仪器A和固体的质量,记为m4。
(1)加热胆矾时,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转移仪器A时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2)冷却时使用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如果冷却时忘了使用该仪器,无其他错误,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⑥⑦⑧合称为_______,该步骤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前必须研磨胆矾,如果使用颗粒较大的晶体状胆矾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其他步骤无错)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某学生在实验记录如下:(单位:克)
实验 | m1 | m2 | m3 | m4 | m5 | m6 |
第一次 | 25.320 | 30.556 | 28.696 | 28.696 | - | - |
第二次 | 25.333 | 30.313 | 28.013 | 28.002 | 27.886 | 27.886 |
第三次 | 25.280 | 30.300 | 28.480 | 28.480 | - | - |
根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请计算胆矾CuSO4·nH2O中的n=____(保留两位小数)。此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 | 操作 | |
A | 配制稀硫酸 |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
B |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
C |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
D |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