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熔点很高
C. “蘸梦羊毫, 耕耘累累;开春猴棒,再拓涓涓”制作毛笔的羊毛是属于蛋白质
D.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方法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A.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有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
B.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较高;
C.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为萃取过程。
【详解】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玉的硬度比河砂小,金刚砂的成分是碳化硅,“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故B正确;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正确;
D.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为萃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Cl2、ClO- | Cl- |
KMnO4(H+)、MnO2 | Mn2+ |
HNO3 | NOx、N2、NH4+ |
浓H2SO4 | SO2 |
Ag+、Fe3+ | Ag、Fe2+ |
H2O2 | H2O |
常见的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还原剂 |
氧化产物 |
Na、K等金属单质 |
Na+、K+ |
某些非金属C、S |
CO2、SO2 |
非金属的氢化物CH4、H2S、NH3等 |
CO2、S/SO2、NO |
某些低价态的氧化物CO、SO2 |
CO2、SO3 |
某些低价态的酸或盐H2SO3、Na2SO3等 |
SO42- |
某些低价态的阳离子Fe2+ |
Fe3+ |
H2O2 |
O2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