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铜盐
B.《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
C.《新修本草》中“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绛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
D.《本草经集注》有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该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
【答案】 B
【解析】A. 曾青,古代炼制外丹常用的矿物原料,即硫酸铜(CuSO4),A中反应为Cu2++Fe=Fe2++Cu;B.石灰为CaCO3,焚烧分解成CaO;C. “绛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高温分解并在空气中氧化为红色的Fe2O3;D.利用了钾的颜色为紫色,钠的颜色为黄色区分钾盐和钠盐。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Cl2、ClO- | Cl- |
KMnO4(H+)、MnO2 | Mn2+ |
HNO3 | NOx、N2、NH4+ |
浓H2SO4 | SO2 |
Ag+、Fe3+ | Ag、Fe2+ |
H2O2 | H2O |
常见的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还原剂 |
氧化产物 |
Na、K等金属单质 |
Na+、K+ |
某些非金属C、S |
CO2、SO2 |
非金属的氢化物CH4、H2S、NH3等 |
CO2、S/SO2、NO |
某些低价态的氧化物CO、SO2 |
CO2、SO3 |
某些低价态的酸或盐H2SO3、Na2SO3等 |
SO42- |
某些低价态的阳离子Fe2+ |
Fe3+ |
H2O2 |
O2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