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①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②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 还原性:Mg>C
③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O3﹣>Al(OH)3
④ 常温下白磷自燃而氮气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⑤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一定有NH4+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①品红溶液褪色,气体可能具有漂白性或气体与水反应的物质具有漂白性;
②Mg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MgO和C,M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③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铝,偏铝酸根离子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
④常温下白磷自燃而氮气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与物质中的化学键有关,N≡N键能大;
⑤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
【解答】解:①品红溶液褪色,气体可能具有漂白性或气体与水反应的物质具有漂白性,则气体为SO2、Cl2等,故错误;
②Mg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MgO和C,M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g作还原剂,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Mg>C,故正确;
③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铝,偏铝酸根离子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则酸性:HCO3﹣>Al(OH)3,故正确;
④常温下白磷自燃而氮气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与物质中的化学键有关,N≡N键能大,而非金属性N>P,故错误;
⑤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由操作和现象可知,该溶液一定有NH4+,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酸性比较、离子检验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Cl2、ClO- | Cl- |
KMnO4(H+)、MnO2 | Mn2+ |
HNO3 | NOx、N2、NH4+ |
浓H2SO4 | SO2 |
Ag+、Fe3+ | Ag、Fe2+ |
H2O2 | H2O |
常见的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还原剂 |
氧化产物 |
Na、K等金属单质 |
Na+、K+ |
某些非金属C、S |
CO2、SO2 |
非金属的氢化物CH4、H2S、NH3等 |
CO2、S/SO2、NO |
某些低价态的氧化物CO、SO2 |
CO2、SO3 |
某些低价态的酸或盐H2SO3、Na2SO3等 |
SO42- |
某些低价态的阳离子Fe2+ |
Fe3+ |
H2O2 |
O2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