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广泛pH试纸测氯水的pH=4
B、欲配制1L,1mol/L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 L水中
C、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用瓷坩埚加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不能测pH值,错误,不选A;B、应该是配制1升溶液,错误,不选B;C、配制溶液时,仰视刻度,会使溶液体积变大,浓度变小,正确,选C;D、瓷坩埚中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错误,不选D。
考点: 氯水的性质,溶液的配制和误差分析
【名师点睛】注意pH试纸的使用方法,一般的试纸在使用时都需要润湿,例如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等,但pH试纸不能润湿,因为要准确读取数值。如果用水润湿,酸性溶液变稀,pH增大,碱性溶液变稀,pH变小,中性溶液的pH不变。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B
单位:mol/L(mol·L -1)
计算公式:物质的量浓度(cB)=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质量分数、密度的关系:c=1000ρω/M
稀释定理: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比较:
浓度计算的注意事项:
物质的量浓度(cB)=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
(1)V指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取出任意体积的1mol/L溶液,其浓度都是1mol/L。但所含溶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3)“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气体特定组合,特别的,像NH3、Cl2等物质溶于水后成分复杂,但求算浓度时,仍以溶解前的NH3、Cl2为溶质,如氨水在计算中使用摩尔质量时,用17g/mo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