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FeS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关于反应: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SO4
B. SO4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C. 1 mol CuSO4还原了mol的S
D. 被还原的S和被氧化的S的质量比为7:3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6价,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Cu、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为CuSO4、FeS2,故A错误;
B.由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S原子守恒可知,10molS中有3molS失去电子,所以部分SO42﹣是氧化产物,故B错误;
C.1 mol CuSO4得到电子为1mol×(2﹣1)=1mol,由电子守恒可知,可氧化了mol的S,故C错误;
D.由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S原子守恒可知,10molS中有3molS失去电子,7molS得到电子,则被还原的S和被氧化的S的质量比为7: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2015届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易错点,明确Cu、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无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历程:
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无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的得失过程:
其过程用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情况可表示为:
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一般规律:
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定:
物质的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量无关)。从方程式与元素性质的角度,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与强弱可用以下几点判定:
(1)从元素所处的价态考虑,可初步分析物质所具备的性质(无法分析其强弱)。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4、KMnO4中的S、Mn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S、SO2等。
(2)根据氧化还原的方向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如氧化产物中元素的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酸性条件,浓度大小等等。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