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氯气的相关问题:
(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新制的氯水,现象是 ,起作用的微粒是 .
(2)某生应用下图所示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 .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
③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 .请在图D处以图的形式表明克服事故隐患的措施,写出化学方程式 .
(3)漂白粉是用Cl2与石灰乳反应来制取的,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漂白粉在空气中保存不当能失效,请用方程式表示原理 .
考点: 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氯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下,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
解答: 解:(1)新制的氯水中含HCl、HClO,则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石蕊遇酸变红色,然后被HClO漂白,则观察到褪色,即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答案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HCl和HClO;
(2)①本实验为对比实验,将氯气分别于干燥布条和湿润布条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实验目的是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故答案为: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本试验中起到吸收气体C中的水的作用,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吸收气体A中的水;B干燥布条不褪色,C湿润的布条褪色;
③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应加尾气处理装置,如图,
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造成环境污染;Cl2+2NaOH=NaClO+NaCl+H2O;;
(3)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反应生成CaCl2、Ca(ClO)2、H2O,该反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而使其漂白失效,发生的反应为CO2+Ca(Cl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
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O2+Ca(Cl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
点评: 本题考查氯气的漂白性的探究实验,注意氯气与氯水性质的区别以及漂白粉变质的化学反应,把握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原理及HClO的不稳定性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
氯气:
①化学式:Cl2
②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ⅦA族
③氯原子的电子式:
④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⑤氯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s23p5
⑥化学键类型:非极性共价键
⑦氯分子的电子式:
⑧氯分子的结构式:Cl—CI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氯气和用途。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
3、运用观察、实验、交流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