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 A. | 2﹣甲基﹣3﹣丁烯 | B. | 乙苯 |
| C. | 2﹣乙基丙烷 | D. | 1﹣甲基乙醇 |
考点:
有机化合物命名.
专题:
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解答:
解:A.2﹣甲基﹣3﹣丁烯,烯烃的编号应该从距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碳碳双键在1号C,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3﹣甲基﹣2﹣丁烯,故A错误;
B.乙苯,该有机物中苯环上含有1个乙基,其命名为乙苯,故B正确;
C.2﹣乙基丙烷,烷烃的命名中出现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2﹣甲基丁烷,故C错误;
D.1﹣甲基乙醇,选取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3个C,主链为丙醇,羟基在2号C,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2﹣丙醇,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不大,该题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有机物燃烧确定其组成:
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产物为:C→CO2,H→H2O,Cl→HCl。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有机物燃烧的产物分析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
(1)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CO2和H2O,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C、H或C、H、O。欲判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元素,首先求出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原来有机物质量相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不含氧,否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含氧。生成的CO2和H2O的关系有:
①生成的CO2和H2O的体积比为1∶1的有:若为烃,则属于环烷烃或烯烃;若为烃的衍生物,则为醛、酮、羧酸、酯、葡萄糖、果糖等。
②生成的CO2和H2O的体积比为1∶2的有:甲烷、甲醇和尿素等含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的物质。
③生成的CO2和H2O的体积比为2∶1的有: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相同的物质,如: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④当不同的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此时有机物可写成:CxHy(H2O)n或CxOy(H2O)n的形式,耗氧只能由前一部分CxHy或CxOy完成,后面部分在燃烧过程中不耗氧。则组成为CxHy(H2O)n,每摩尔耗氧(x+y/4)mol;组成为CxOy(H2O)n的物质,每摩尔耗氧(x-y/2)mol;
特例:组成符合CxHy(H2O)n的物质中CH2O耗氧最少;组成符合CxOy(H2O)n的物质中,乙二醛耗氧最少。
(2)质量之和不变的两种有机物的燃烧规律: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种质量比进行混合,只要总质量保持一定,则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与生成的CO2和H2O的量之间的关系说明:
①若生成的CO2量不变,则分二种情况: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另一种情况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然相等,如:HCHO与CH3COOH;C16H34与C16H18O等
②若生成的H2O的量不变,也分二种情况: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第二种情况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然相等,如:C2H2与C6H6、C8H8;C10H8与C6H8O3等
③若生成的CO2和H2O的量不变,也分二种情况: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第二种情况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然相等,即两者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如:CH2O与C2H4O2、C3H6O3、C6H12O6等
(3)物质的量之和不变的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规律: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进行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保持一定,则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与生成的CO2和H2O的量之间的关系说明:
①若A、B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此时无论怎样混合,完全燃烧后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CO2和H2O的量都保持不变,这一点我们就不再考虑
②若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原子数必然相等,如:C2H4与C2H4O、C2H4O2等
③若生成的H2O的物质的量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氢原子数必然相等,如:CH4、CH4O、C2H4O、C2H4O2等
④若生成的CO2和H2O的量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氢原子数都相等,如:CH4、CH4O;C2H4、C2H4O、C2H4O2等
⑤若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CO2的量保持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两者含碳原子数必相等,分子中必相差n个H2O,如:C2H4与C2H6O。
(6)若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H2O的量保持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含氢原子数必相等,分子中必相差n个CO2,如:CH4与C2H4O2。
⑦若在反应过程中消耗氧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若两者含碳原子数相等,则分子中必相差n个H2O,如:C2H4与C2H6O。而当两者的氢原子数相等时,则分子中必相差n个CO2,如:CH4与C2H4O2。
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产物为:C→CO2,H→H2O,Cl→HCl。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有机物燃烧的产物分析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
(1)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CO2和H2O,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C、H或C、H、O。欲判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元素,首先求出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原来有机物质量相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不含氧,否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含氧。生成的CO2和H2O的关系有:
①生成的CO2和H2O的体积比为1∶1的有:若为烃,则属于环烷烃或烯烃;若为烃的衍生物,则为醛、酮、羧酸、酯、葡萄糖、果糖等。
②生成的CO2和H2O的体积比为1∶2的有:甲烷、甲醇和尿素等含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的物质。
③生成的CO2和H2O的体积比为2∶1的有: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相同的物质,如: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④当不同的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此时有机物可写成:CxHy(H2O)n或CxOy(H2O)n的形式,耗氧只能由前一部分CxHy或CxOy完成,后面部分在燃烧过程中不耗氧。则组成为CxHy(H2O)n,每摩尔耗氧(x+y/4)mol;组成为CxOy(H2O)n的物质,每摩尔耗氧(x-y/2)mol;
特例:组成符合CxHy(H2O)n的物质中CH2O耗氧最少;组成符合CxOy(H2O)n的物质中,乙二醛耗氧最少。
(2)质量之和不变的两种有机物的燃烧规律: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种质量比进行混合,只要总质量保持一定,则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与生成的CO2和H2O的量之间的关系说明:
①若生成的CO2量不变,则分二种情况: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另一种情况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然相等,如:HCHO与CH3COOH;C16H34与C16H18O等
②若生成的H2O的量不变,也分二种情况: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第二种情况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然相等,如:C2H2与C6H6、C8H8;C10H8与C6H8O3等
③若生成的CO2和H2O的量不变,也分二种情况:A、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两者必为同分异构体;第二种情况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必然相等,即两者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如:CH2O与C2H4O2、C3H6O3、C6H12O6等
(3)物质的量之和不变的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规律: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进行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保持一定,则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与生成的CO2和H2O的量之间的关系说明:
①若A、B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此时无论怎样混合,完全燃烧后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CO2和H2O的量都保持不变,这一点我们就不再考虑
②若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原子数必然相等,如:C2H4与C2H4O、C2H4O2等
③若生成的H2O的物质的量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氢原子数必然相等,如:CH4、CH4O、C2H4O、C2H4O2等
④若生成的CO2和H2O的量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中的碳、氢原子数都相等,如:CH4、CH4O;C2H4、C2H4O、C2H4O2等
⑤若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CO2的量保持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两者含碳原子数必相等,分子中必相差n个H2O,如:C2H4与C2H6O。
(6)若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H2O的量保持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则两者含氢原子数必相等,分子中必相差n个CO2,如:CH4与C2H4O2。
⑦若在反应过程中消耗氧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A、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若两者含碳原子数相等,则分子中必相差n个H2O,如:C2H4与C2H6O。而当两者的氢原子数相等时,则分子中必相差n个CO2,如:CH4与C2H4O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