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B
【详解】
A项,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羧基、醇羟基、醚键和碳碳双键4种官能团,故A项错误;
B项,该物质中含有羧基和羟基,既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故B项正确;
C项,分枝酸中只有羧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一个分子中含两个羧基,故1mol分枝酸最多能与2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C项错误;
D项,该物质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是溴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而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氧化反应,原理不同,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包含了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A
【详解】
A.该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A正确;
B.1mol苹果酸中含有2mol羧基,所以1mol苹果酸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
C.能和Na反应是有羧基和醇羟基,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molH2,C错误;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是同一种物质,D错误。
答案选A。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6O5
B.1 mol该物质能与4 mol Na发生反应
C.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B
【详解】
A.分子式为C7H10O5,故A错误;B.1 mol该物质含有3个羟基和1个羧基,能与4 mol Na发生反应,故B正确;C. 分子中含有C=C、-COOH和-OH三种官能团,故C错误;D. 在水溶液中羧基能电离出H+,羟基不能电离出H+,故D错误;答案:B。
【点睛】
根据官能团判断相应的性质。含有-COOH和-OH能和金属钠反应,根据结构简式判断分子式。
丙烯酸可与水反应生成乳酸,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生成
B.可用Br2的CCl4溶液鉴别丙烯酸和乳酸
C.丙烯酸与乳酸都属于有机酸,两者不发生反应
D.l mol乳酸分别与足量Na、NaOH、NaHCO3反应,消耗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B
【解析】
A.该反应为加成反应,但加成产物有两种,其中一种HOCH2CH2COOH为副产物生成,故A错误;B.丙烯酸结构中有碳碳双键,而乳酸没有碳碳双键,可用可用Br2/CCl4溶液鉴别这两种有机物,故B正确;C.丙烯酸与乳酸都属于有机酸,羧基之间可以脱水生成酸酐,故C错误;D.羧基能与Na、NaOH、NaHCO3反应,而羟基只与Na反应,则1mol乳酸分别与足量Na、NaOH、NaHCO3反应,消耗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1,故D错误;答案为B。
蓓萨罗丁是一种治疗顽固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C.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D.1mol蓓萨罗丁分别与足量的Na、 NaHCO3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
D
【解析】
A.右边苯环上方的第一个碳与周围四个碳原子均为单键结构,为四面体构型,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故A错误;
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没有可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故B错误;
C.碳碳双键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而其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C错误;
D.1mol蓓萨罗丁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0.5molH2,而其与足量NaHCO3反应生成1mol的CO2,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故D正确。
本题选D。
青菜含有维生素C和植物纤维有助于清除人体吸入的粉尘颗粒。已知维生素C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中含有3种官能团
B.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
C.维生素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D
【详解】
分析:A、根据有机物质的官能团来确定;B、根据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可以书写分子式;C、根据有机物质的官能团来确定有机物质的性质;D、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回答判断。
详解:A、维生素C中含有醇羟基和碳碳双键、酯基三种官能团,选项A正确;B、根据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可以得出分子式为:C6H8O6,选项B正确;C、维生素C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C正确;D、维生素C中含有酯基,在碱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故在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选项D不正确。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结构、醇的性质、苯酚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较简单。
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mol迷迭香酸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6molBr2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mol迷迭香酸与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时最多消耗5molNaOH
C
【详解】
A.有机物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烃,迷迭香酸分子中含有氧元素,所以迷迭香酸不属于芳香烃,为烃的含氧衍生物,故A错误;
B.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烯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7mol Br2的浓溴水发生反应,故B错误;
C.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所有苯环上的氢原子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含有羧基,所以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因含有酯基,所以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
D.1mol迷迭香酸含有4mol酚羟基、1mol羧基、1mol酯基,4mol酚羟基需要4mol氢氧化钠与其反应,1mol羧基需要1mol氢氧化钠与其反应,1mol酯基需要1mol氢氧化钠与其反应,所以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6mol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在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标出了其分子中不同的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 阿司匹林消耗3mol NaOH
B.将阿司匹林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②⑥键断裂
C.阿司匹林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得到邻羟基苯甲酸钠
D.1mol 阿司匹林完全燃烧消耗9mol O2
C
【解析】A.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羧酸苯酯,在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反应,可消耗3mol NaOH,故A正确;B.将阿司匹林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羧酸的中和和酯的水解,断裂的化学键为②和⑥,故B正确;C.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也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酚钠,故C错误;D.阿司匹林分子式为C9H8O4,1mol 阿司匹林完全燃烧消耗9mol O2,故D正确;答案为C。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若取等质量的A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新制的Cu(OH)2充分反应,理论上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1 B.3:2:2 C.6:4:5 D.3:2:3
D
【解析】
该物质能与钠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羟基,能与NaOH反应的官能团有酚羟基和羧基,能与Cu(OH)2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醛基,且醛基被氧化为羧基后也能与氢氧化铜反应。故1molA物质与上述物质反应,分别消耗Na、NaOH、新制的Cu(O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3mol,2mol,3mol。答案选D。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混合物 | 试剂 | 分离方法 | |
A | 苯(苯酚) | 溴水 | 过滤 |
B | 乙烷(乙烯) | 氢气 | 洗气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蒸馏 |
D | 硝基苯(硝酸) | 氢氧化钠 | 分液 |
A.A B.B C.C D.D
D
【解析】
A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与苯互溶,不能得到纯净物质,故A错误;
B.乙烯与氢气加成,乙烷中易引入新杂质氢气,而且反应还需要催化剂,一定温度压强不能除杂,应选溴水、洗气,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条件下水解,应改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震荡静置再分液,故C错误;
D.硝基苯中混有硝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再分液,故D正确。
答案: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除杂的要求:既要把杂质除去,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原物质不能被消耗。
已知酸性:H2SO4>>H2CO3>
>HCO
,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
转变为
的方法有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B.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B
【分析】
根据羧酸、酯、酚的性质,结合“强酸制弱酸”或“弱酸制更弱酸”的原理分析。
【详解】
A. 在足量NaOH溶液中共热生成的有机物是
和CH3COONa,因H2SO4的酸性比苯甲酸、苯酚酸性都强,所以再加入适量H2SO4时将生成
,不能得到
,A项错误;
B. 在足量NaOH溶液中共热生成的有机物是
和CH3COONa,因为H2CO3的酸性比苯酚强,但比苯甲酸弱,所以再通入足量CO2时生成
,B项正确;
C. 与稀H2SO4共热后生成有机物
和CH3COOH,因为苯酚的酸性比H2CO3弱,苯甲酸的酸性比H2CO3强,所以再加入足量NaHCO3溶液时生成
,但
与稀H2SO4共热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转化率不高,C项错误;
D. 与稀H2SO4共热后生成有机物
和CH3COOH,因为苯酚的酸性比HCO3-强,苯甲酸的酸性比H2CO3强,所以再加入足量Na2CO3溶液时生成
,不能得到
,D项错误;答案选B。
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的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A. B.
C. D.
C
【分析】
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说明水解后生成的官能团具有酸性,且酸性比H2CO3强,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水解生成
,为醇类物质,不具有酸性,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故A错误;
B.水解生成
,酚羟基比碳酸弱,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故B错误;
C.水解生成
,酸性比碳酸强,可与碳酸氢钠反应,故C正确;
D.水解生成
,为醇类物质,不具有酸性,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咖啡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5O4
B.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与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C
【详解】
A.分子中含8个H,分子式为C9H8O4,故A错误;
B、苯环、双键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含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酚-OH,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
D、含-COOH,与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均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②能使溴水、酸性
溶液褪色 ③分别与
、
反应,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均是1∶1 ④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氧化反应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B
【详解】
①该物质分子中含11个C原子、3个O原子,不饱和度为6,则分子式为,①正确;
②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能使溴水、酸性溶液褪色,②正确;
③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羟基和羧基都能与反应,只有羧基能与
反应,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前者是1:2,后者是1∶1,③不正确;
④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④不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③④不正确,故选B。
某种药物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能分别与金属Na、NaHCO3溶液反应
D.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5mol NaOH
D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中含有苯环,为芳香族化合物,故A正确;分子中含有醇羟基,可发生消去和酯化反应,故B正确;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金属钠、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故C正确;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则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3mol NaOH,故D错误,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难度不大。
有机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取代反应 ④加聚反应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分析】
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苯环,结合烯烃、醇、羧酸、苯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①含有碳碳双键、苯环均可发生加成反应,故①选;
②含碳碳双键、羟基均可发生氧化反应,故②选;
③含羟基、羧基均可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③选;
④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故④选;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均可以发生,B项正确;
答案选B。
已知酸性:>H2CO3>
,将
转变为
的方法是 (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SO2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C.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D
【解析】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生成羧酸钠和酚钠结构,由于酸性:亚硫酸>>
,则再通入SO2生成邻羟基苯甲酸,A错误;B.与稀H2SO4共热后,生成邻羟基苯甲酸,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羧酸钠和酚钠结构,B错误;C.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不发生反应,C错误;D.与稀H2SO4共热后,生成邻羟基苯甲酸,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COOH反应生成羧酸钠,酚羟基不反应,D正确,答案选D。
下列有机物中,在不同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是 ( )
①②
③④
A.②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B
【解析】
①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含有官能团氯原子,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但是与氯原子相邻的碳上不含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①错误;
②分子中含有官能团氯原子,且与氯原子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也能够发生消去反应;含有官能团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也能够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②正确;
③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酯基,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羟基与其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也能够与钠反应放出氢气,故③正确;
④该有机物分子不含羧基和羟基,无法发生酯化反应,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2-苯基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9H8O2
B.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
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为4种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
【解析】
A.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8O2,故A正确;
B. 结构中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含有苯环,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故B正确;
C. 苯环上的二氯代物为6种,分别为(●表示氯原子)、
、
、
、
、
,故C错误;
D. 苯环和碳氧双键均为平面结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答案选C。
下列转化中的“X溶液”可以是( )
A.NaOH B.Na2CO3 C.NaHCO3 D.Na
C
【解析】
A项,NaOH与羧基和酚羟基都能反应,故A错误;B项,Na2CO3与羧基和酚羟基都能反应,故B错误;C项,NaHCO3能与羧基反应,与酚羟基和醇羟基都不反应,故C正确;D项,Na与羧基、酚羟基和醇羟基都反应,故D错误。
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酯化、加聚反应
B.1mol 咖啡酸最多能与5 mol H2反应
C.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D.蜂胶的分子式为C17H16O4,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咖啡酸和一种一元醇A,则醇A 的分子式为C8H10O
B
【解析】
A,咖啡酸中含酚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含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A项正确;B,咖啡酸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苯环和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1mol咖啡酸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C,咖啡酸中碳原子形成1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1个羧基,其中C原子都为sp2杂化,联想苯、乙烯的结构,结合单键可以旋转,咖啡酸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C项正确;D,由咖啡酸的结构简式写出咖啡酸的分子式为C9H8O4,A为一元醇,蜂胶水解的方程式为C17H16O4(蜂胶)+H2O→C9H8O4(咖啡酸)+A,根据原子守恒,A的分子式为C8H10O,D项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分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分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分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特点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注意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
某有机物A的结构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A能跟2 mol NaOH溶液反应
B.能发生加聚反应
C.不能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
D.A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
【详解】
A. 有机物A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醇羟基和羧基,只有羧基能电离出氢离子,则1molA最多能与1molNaOH反应,A项错误;
B. 分子内含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B项正确;
C. 分子内含羧基和醇羟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C项错误;
D.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都是共面的分子,但是甲烷分子是四面体分子,有机物A分子中来自苯、乙烯等的原子可以共面,但不一定共面,但来自甲烷衍生的—CH2—、—CH2OH中的原子不可能都共面,D项错误;
答案选B。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
B.凡是能起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C.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氢原子,醇脱去羟基生成水和酯
D.乙烯和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详解】
A. 由于苯酚分子中没有羧基,所以不是羧酸,故A错误;
B. 由于只要分子中含有醛基,就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如甲酸,所以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不一定是醛,故B错误;
C. 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生成酯和水,故C错误;
D. 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的部分同系物(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连有H原子)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答案选D。
抗结肠炎药物Y结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
B.1mol该有机物可以和2molNaOH发生反应
C.该有机物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D.该有机物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分析】
该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为:酚羟基、氨基、羧基,氨基可以与酸反应,羧基可以与碱反应,酚羟基易被氧化,也可与碱反应;氨基、羧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详解】
A. 该有机物含有氨基、羧基,氨基可以与酸反应,羧基可以与碱反应,A正确;B.1mol该有机物含1mol酚羟基、1mol羧基,与2molNaOH发生反应,正确;C. 氨基、羧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C正确;D. 酚羟基易被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答案为D。
【点睛】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由官能团决定,苯环与羟基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D
【分析】
CH3-CH═CH-COOH中含碳碳双键、-COOH,结合烯烃、羧酸的性质来分析。
【详解】
含碳碳双键,能与①氯化氢、②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碳碳双键,能与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含-COOH,能与③纯碱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也能与④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解题关键: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结合官能团的结构,掌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下列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验证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 将溴乙烷与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共热反应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
B | 验证苯和液溴在FeBr3 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 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上方,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
C | 比较醋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 | 将碳酸氢钠溶液分别滴入装有醋酸和苯酚溶液,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
D |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 取少量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淡黄色沉淀 |
A.A B.B C.C D.D
C
【详解】
A.将溴乙烷与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共热反应生成的乙烯气体中混有乙醇蒸气,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了乙烯的检验,故A错误;
B.溴易挥发,生成的HBr中含有溴,溴和硝酸银溶液也生成淡黄色沉淀,从而干扰实验,故B错误;
C.醋酸能够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苯酚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可以证明酸性:醋酸大于苯酚,故C正确;
D.溴离子的检验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碱性条件下,硝酸银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点睛】
选项A中,要检验溴乙烷在氢氧化钾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气体,就要把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乙烯和乙醇蒸气)先通过盛有足量水的洗气瓶,除去乙醇,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才能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了乙烯气体。
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个碳原子被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如图所示该物质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 )
①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 ②与NaOH溶液反 ③与银氨溶液作用 ④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详解】
①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C原子仍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具有光学活性,故不选①;
②与NaOH溶液反应,酯基水解生成-CH2OH,产物含2个-CH2OH,不具有手性碳原子,不具有光学活性,故选②;
③与银氨溶液作用,-CHO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COONH4,仍具有手性碳原子,故不选③;
④在催化剂存在下醛基与氢气加成生成-CH2OH,产物含2个-CH2OH,不具有手性碳原子,不具有光学活性,故选④。
根据上面分析,发生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②④
答案:B
【点睛】
本题以手性碳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醛、酯、醇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HOCH2CH=CHCO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碳碳双键 B.1mol该物质只能与1 mol NaOH反应
C.该物质能发生酯化、缩聚、水解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在同一平面上
B
【解析】
有机物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和加聚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羟基和碳碳双键都可被高锰酸钾氧化,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碳碳双键,A错误;
B.只有羧基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1mol该物质只能与1 mol NaOH反应,B正确;
C.不含酯基、卤素原子等,因此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错误;
D.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因此不可能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2O4
B.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4 mol H2反应
C.该有机物可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生成2.24 L CO2(标准状况下)需要0.1 mol该有机物
D.该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取代、加成和还原反应
B
【详解】
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2O4,故A不符合题意;
B.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碳碳双键、苯环和醛基,则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5 mol H2反应,故B符合题意;
C.只有羧基能与NaHCO3反应,则0.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HCO3溶液可生成0.1 mol CO2,气体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下),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醛基,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反应,含有羧基、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所谓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彼此互不相同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凡是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有机化合物有光学活性。则该有机化合物分别发生如下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与NaOH水溶液共热
C.与银氨溶液作用
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
C
【详解】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3COOCH2-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A错误;
B.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2OH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B错误;
C.与银氨溶液作用被氧化,-CHO生成-COOH,C原子仍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具有光学活性,故C正确;
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CHO生成-CH2OH,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中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CH2OH原子团,不具有光学活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手性碳原子判断注意: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本题难点要结合反应原理判断反应产物是否具有手性碳和光学活性,如选项C在NaOH溶液中水解后产物OHCCH(CH2OH)2就不再具有手性碳和光学活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关于HOOC—CH===CH—CH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4H6O3,每摩尔该物质充分燃烧需消耗4 mol O2
B.该物质分子内和分子间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分别与足量Na、NaOH、Na2CO3反应,生成物均为NaOOC—CH===CH—CH2OH
D.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中和等反应
C
【详解】
A.根据结构简式知,分子式为C4H6O3,可以写为C4(H2O)3,只有C元素在燃烧时需要氧气,所以每摩尔该物质充分燃烧需消耗4mol O2,故A正确;
B.含有羧基和醇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能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酯化反应,故B正确;
C.羧基、醇羟基能和钠反应,只有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只有羧基能和碳酸钠反应,所以分别与足量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生成物分别为NaOOC-CH=CH-CH2ONa、NaOOC-CH=CH-CH2OH、NaOOC-CH=CH-CH2OH,故C错误;
D.该物质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和醇羟基,所以具有羧酸、烯烃、醇的性质,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中和反应等,故D正确;
故选C。
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形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2-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B.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消耗2 mol NaHCO3
C.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33.6 L H2(标准状况下)
D.1 mol苹果酸分别和足量Na或NaOH反应消耗两者物质的量相等
D
【详解】
A.该分子中有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羰基,A正确;
B.苹果酸中含有2个羧基,1 mol苹果酸与NaHCO3溶液反应,可消耗2 mol NaHCO3,B正确;
C.该分子中有2个羧基和1个羟基,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33.6 L H2(标准状况下),C正确;
C.该分子中有2个羧基和1个羟基,分别和足量Na或NaOH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明确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常见羟基活泼性强弱的比较,即-COOH>H2O>酚羟基>醇羟基。
将转变为
的方法为(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A
【解析】
将转化为
先发生水解,根据酸性:盐酸或硫酸>苯甲酸>碳酸>苯酚规律,利用强酸制取弱酸的方法,实现
转化
。
【详解】
A.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中的酯基水解,生成
,再通入CO2,转化为
,A符合题意;
B. 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酯基部分水解,其不完全转化为,B不合题意;
C. 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生成,C不合题意;
D. 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生成,D不合题意。
故选A。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苯和甲烷
B.苯酚、苯乙醇和苯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C.纤维素、蛋白质、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D.甲醇与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B
【详解】
A.苯和甲烷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
B.苯酚和苯乙醇中含有—OH,苯乙酸中有—COOH,可以与Na反应放出氢气,B项正确;
C.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
D.甲醇的分子式为CH4O,二甲醚的分子式为C2H6O,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B。
分子式为C10Hl2O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且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7种 B.9种 C.11种 D.12种
C
【解析】
C10Hl2O2不饱和度为5,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说明分子中含有-COOH。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说明苯环上只有两种位置的氢原子,苯环上至少含有2个取代基。当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有5种同分异构体,当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有2种同分异构体;当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的时候,有4种同分异构体,共11种,分别如下:
、
、
、
、
、
、
、
、
、
、
。故选C。
国庆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1O4
B.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水解反应
C.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溴反应最多消耗4mol Br2
D.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
D
【解析】
由题给结构简式可知,S-诱抗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4,官能团为羰基、碳碳双键、醇羟基和羧基,具有酮、烯烃、醇和羧酸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加聚反应等。
【详解】
A项、由结构简式可知S-诱抗素的分子式为为C15H20O4,故A错误;
B项、S-诱抗素不含有酯基和卤素原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项、S-诱抗素含有3个碳碳三键,则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溴反应最多消耗3mol Br2,故C错误;
D项、S-诱抗素含有1个羟基和1个羧基,则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生成1mol H2,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醇、烯烃、羧酸性质,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某防晒产品中含水杨酸乙基己酯(结构简式如图)、丙烯酸(CH2= CH-COOH)、甘油(丙三醇)、水等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甘油具有保湿作用
B.水杨酸乙基己酯结构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共面
C.水杨酸乙基己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四种
D.丙烯酸可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B
【分析】
A.甘油中羟基是亲水基团,易吸水;
B.水杨酸乙基己酯结构中有一个采用sp3杂化的碳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
C.水杨酸乙基己酯苯环上有四种氢原子;
D.根据丙烯酸中碳碳双键、羧基官能团的性质解答。
【详解】
A.甘油中羟基是亲水基团,易吸水,甘油具有保湿作用,故A正确;
B.水杨酸乙基己酯结构中有一个采用sp3杂化的碳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呈四面体结构,水杨酸乙基己酯结构中所有的碳不可能共面,故B错误;
C.水杨酸乙基己酯苯环上有四种氢原子,能形成四种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故C正确;
D.丙烯酸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羧基能发生取代,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检验FeSO4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 将FeSO4样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B |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0.5 mol/L的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0.1mol/L H2C2O4(草酸)溶液和2 mL0.2 mol/LH2C2O4溶液比较反应褪色的快慢 |
C | 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 | 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中的水 |
D | 判断淀粉是否水解 | 向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适量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观察是否产生银镜 |
A.A B.B C.C D.D
C
【解析】
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Fe2+氧化成Fe3+,所以A不能检验FeSO4晶体因氧化而变质,即A错误;B、已知反应的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所以两支试管中H2C2O4的量都不足,因此KMnO4酸性溶液都不会褪色,可能颜色会变浅,但不易观察,所以B错误;C、由于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而除去,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度更小,所以通过分液即可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故C正确;D、银氨溶液中酸性溶液中会变质,所以不能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应先加NaOH溶液中和到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是否产生银镜,故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应选C。
扁桃酸(Z)是重要的医药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合成它的路线之一如下所示(不考虑立体异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反应1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则Q是HCN
B.X、Y两种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C.可用银氨溶液检验Z中是否含有X
D.Z苯环上的二硝基取代产物最多有6种
B
【解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
【详解】
A项、若反应I是加成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可知,分子中醛基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故A正确;
B项、分子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共平面碳原子数目为7个,
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也可能共平面,共平面碳原子数目最多为8个,故B错误;
C项、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可用银氨溶液检验
中是否含有
,故C正确;
D项、不考虑立体异构Z苯环上的二硝基取代物最多有6种,结构简式分别为、
、
、
、
、
,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与转化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③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④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详解】
①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正确;
②含有羧基,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故正确;
③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④含有羟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
故选D。
在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下式)中①②③④④⑤⑥分别标出了其分子中的不同的键。将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时断键的位置是( )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②⑥
D
【解析】
阿司匹林中含有酯基和羧基,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可发生中和反应(断⑥号键)和酯的水解反应(断②号键);
答案选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D
【详解】
A.天然植物油均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但多是混甘油酯,没有固定的熔沸点,A错误;
B.蔗糖虽能水解得到葡萄糖,但其本身无还原性,B错误;
C.两者二肽的结构不同,但其可能水解得到相同的水解产物,比如CH3CH2(NH2)CONHCH2COOH和CH2(NH2)CONHCH(CH3)COOH,均水解得到CH2(NH2)COOH、CH3CH(NH2)COOH,C错误;
D.乙醛可以制取聚乙醛等、氯乙烯可以合成聚氯乙烯,乙二醇可以和乙二酸缩聚,D正确;
答案选D。
下列关于水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杨酸最多消耗
B.水杨酸可以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水杨酸存在分子内氢键,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水杨酸可与
发生加成反应
D
【详解】
A.水杨酸分子结构中的酚羟基和羧基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则1mol水杨酸最多消耗2molNaOH,故A正确;
B.水杨酸分子结构中的酚羟基,遇FeCl3溶液显紫色,故B正确;
C.水杨酸分子内酚羟基和羧基之间可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故C正确;
D.水杨酸分子内只有苯环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水杨酸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
以水杨酸的结构为载体,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熟悉常见官能团的性质,进行知识迁移运用,根据含有的酚羟基说明具有酚的性质,有羧基决定具有羧酸的性质,另外有苯环还具有苯的性质,再综合分析即可。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可以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
①加成 ②消去 ③水解 ④酯化 ⑤氧化 ⑥加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B
【分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含有羟基、羧基、苯环结构,可表现酚、醇和羧酸的性质。
【详解】
①该物质中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②该物质中含有醇羟基,与羟基相连的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故正确;
③该物质中不含卤素原子和酯基,不能发生水解,故错误;
④该物质中含有醇羟基、羧基,都能与羧酸、醇或自身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
⑤该物质中含有醇羟基、酚羟基都能发生氧化反应,故⑤正确;
⑥该物质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⑥错误;
正确的为①②④⑤,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利用已知的结构简式判断官能团,熟悉物质的官能团及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2CO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1 mol M与足量Na完全反应能生成1 mol H2
A
【详解】
A.含有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选项A正确;
B.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高锰酸钾氧化,选项B错误;
C.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在四氯化碳溶液中不发生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
D.含有1个羧基,可与钠反应,1molM与足量Na完全反应能生成0.5molH2,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气体V1L,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纯碱恰好反应,可得到气体V2L。若同温同压下V1>V2(V2不为零),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HOCH2CH2COOH B.HOOC-COOH C.HOCH2CH2OH D.CH3COOH
A
【解析】
-OH、-COOH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1mol-OH或1mol-COOH与钠反应可产生0.5mol H2,羟基不与碳酸钠反应,只有-COOH与Na2CO3反应生成CO2,1mol-COOH与Na2CO3反应可产生0.5mol CO2,若同温同压下V1>V2(V2不为零),说明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多于与纯碱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则有机物结构中既有-COOH又有-OH,只有A符合,故选A。
点睛:明确-COOH可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而-OH不与NaHCO3反应为解答关键,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Na2CO3反应,可得到气体V2L,说明有机物中含有-COOH,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气体V1L,且同温同压下V1>V2,说明还含有-OH,以此解答该题。
阿司匹林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医药之一。它可由下列方法合成:
A.反应①可使用酸性KMnO4溶液作氧化剂
B.反应②的另一产物是HCl
C.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以和2molNaOH反应
D.邻羟基苯甲醛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为12个
B
【解析】
A.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的氧化性,既可以氧化醛基,也可以氧化酚羟基,因此反应①不能使用酸性KMnO4溶液作氧化剂,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②的另一产物是HCl,B正确;
C.在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酚羟基与羧基形成的酯基,酯基水解产生酚羟基和羧基,酚羟基、羧基都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所以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以和3molNaOH反应,C错误;
D.苯分子是平面分子,羟基中的O原子取代苯分子中的H原子的位置在该平面上,甲醛分子也是平面分子,两个平面可以共平面,所以邻羟基苯甲醛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为15个,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分子式为C8H16O2的酯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氧化成D,D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则有机物A可能的结构有( )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C
【详解】
根据机物A(C8H16O2)的分子式可知,A的不饱和度为1,A在酸性的条件下水解,所以A为酯类物质,A水解生成的B氧化得到D,C为羧酸,C与D是同分异构体,所以B中有-CH2OH结构,C与D分子式相同,根据A的分子式,B、C中都含有四个碳原子,C有两种: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B有2种:CH3CH2CH2CH2OH、CH3CH(CH3)CH2OH,则A的结构可能为CH3CH2CH2COOCH2CH(CH3)CH3、CH3CH(CH3)COOCH2CH2CH2CH3共有2种,故选C。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2-COOH,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有( )
①能使酸性溶液褪色②能与
溶液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与
发生加成反应 ④能与乙醇反应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详解】
①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溶液褪色,①符合题意;
②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OOH,能与溶液反应,②符合题意;
③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加成反应,③符合题意;
④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OOH,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④符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
分子式为C6H12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且生成的醇没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该酯的同分异构体共 种
A.6种 B.8种
C.12种 D.16种
A
【详解】
分子式为C6H12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该有机物为饱和一元酯,且生成的醇没有相同的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则醇只能为甲醇或乙醇;若醇为甲醇,则羧酸为C4H9COOH,-C4H9共有4种结构,对应的羧酸有4种,对应的酯也有4种;若醇为乙醇,则羧酸为C3H7COOH,-C3H7共有2种结构,对应的羧酸有2种,对应的酯也有2种;故该酯共有6种可能,故答案为A。
脱落酸有催熟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脱落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5H20O4
B.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加聚、氧化反应
C.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1mol的脱落酸能与2mol的 NaHCO3发生反应
D
【详解】
A. 分子的不饱和度为6,故分子式为C15H20O4,故不选A;
B. 脱落酸既有羧基又有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故不选B;
C.烷基碳原子为SP3杂化,四面体构型,分子内部有两个烷基碳原子周围连接其他碳原子,不可能共面,故不选C;
D. 1mol的脱落酸中只有1mol羧基,最多只能与1mol的 NaHCO3发生反应,故选D;
正确答案:D。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胡妥油(D)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A合成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到C的反应是消去反应
B.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C.等物质的量的B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D.若A是由2-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酸(CH2=CHCOOH)加热得到的,则该反应的类型属于加成反应
D
【详解】
A. 从B到C的反应是羧基和羟基发生的分子内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错误;
B. 有机物D中环状结构含3个亚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则所以碳原子不会共面,B错误;
C. 羟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1molB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氢气和1molCO2,C错误;
D. 异戊二烯和丙烯酸发生类似的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A,D正确;
答案选D。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其中一种有别于其他三种,该物质是( )
A. B.
C. D.
D
【解析】
A、B、C三种有机物中均含有羧基,D中含有酯基,因此D有别与其他三种物质,故选D。
1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
A
【详解】
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与水发生水解,产物中含酚羟基和羧基,均能与NaOH发生反应,1mol酚羟基消耗1molNaOH,1mol-COOH消耗1molNaOH,1mol该有机物及水解产物中共3mol酚羟基,2mol-COOH,所以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5mol;选项A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A。
某醇在适当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a与原来醇的相对分子质量b的关系是a=b+84,有关该醇应该具有的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醇分子中一定具有甲基
B.该醇分子中一定没有甲基
C.该醇分子中至少含有三个碳原子
D.该醇分子中具有两个醇羟基
D
【解析】
设该醇为n元醇,若反应的醇为1mol,反应的乙酸为nmol,则生成的水为nmol,生成的酯为1mol,所以b+60n=a+18n,又a=b+84,得n=2,所以该醇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
【详解】
D选项正确。该醇分子中可以含有甲基,也可以不含甲基,如乙二醇等,A、B选项错误;该醇分子也可以含有两个碳原子,如乙二醇,C选项错误。
某醇在适当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a与原来醇的相对分子质量b的关系是a=b+84,有关该醇应该具有的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醇分子中不一定有甲基,可能是乙二醇,A不正确;
B. 该醇分子中不一定没有甲基,很多二元醇有甲基,B不正确;
C. 该醇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最简单的二元醇就是乙二醇,只含2个碳原子,C不正确;
D. 该醇分子中具有两个醇羟基,D正确。
故选D。
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若等物质的量的M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金属钠、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则消耗的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2∶4∶1
C.1∶2∶1 D.1∶2∶2
B
【解析】
能与Na反应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1mol有机物可消耗2molNa;能与NaOH反应的官能团有酯基、酚羟基、溴原子和羧基,1mol有机物可消耗4molNaOH;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官能团只有羧基,1mol有机物只能消耗1mol碳酸氢钠。则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消耗的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因此合理选项是B。
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B.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C.若用R18OH作反应物,产物可得H218O
D.酯化过程中,用浓硫酸有利于②的过程
C
【解析】
A、①的反应羧酸的羧基中羰基与醇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②的反应中两个羟基同时连在同一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脱水,故B正确;
C、根据酯化反应的过程,若用R18OH作反应物,产物是RˊCO18OR和H2O,故C错误;
D、酯化过程中,用浓硫酸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使反应朝着有利于生成更多的RˊCOOR的方向移动,有利于②的过程,故D正确。
正确答案选C。
丙烯酸可与水反应生成乳酸,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生成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丙烯酸和乳酸
C.丙烯酸与乳酸都属于有机酸,两者不发生反应
D.l mol乳酸分别与足量Na、NaOH、NaHCO3反应,消耗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D
【分析】
丙烯酸不对称,与水加成时会出现两种产物;丙烯酸的碳碳双键容易被氧化,乳酸中的羟基相连C原子上有H原子,羟基易被氧化,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丙烯酸和乳酸可发生酯化反应。
【详解】
A.双键与水加成时,-OH可能在首端C原子上,可能混有副产物1-羟基丙酸,故A错误;
B.丙烯酸的碳碳双键容易被氧化,乳酸中的羟基相连C原子上有H原子,羟基易被氧化,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无法区别丙烯酸和乳酸,故B错误;
C.丙烯酸含有羧基,乳酸含有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C错误;
D.乳酸含-OH、-COOH,均与Na反应,只有-COOH与NaOH、NaHCO3反应,则1mol乳酸分别与足量Na、NaOH、NaHCO3反应,消耗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1,D正确;
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的性质及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烯烃、醇、羧酸的化学性质。
有关苹果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H2
B.苹果酸可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缩聚反应
C.苹果酸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反应
B
【分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OH、-COOH,结合醇、羧酸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A. 分子内−OH和两个−COOH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则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 molH2,A项错误;
B. 含−OH、−COOH,均可发生酯化反应,仲醇可发生消去反应,−OH和−COOH均可发生缩聚反应,B项正确;
C. 分子内羧基上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
D. 只有−COOH与NaOH反应,则1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2009年《化学教育》期刊封面刊载如图所示的有机物M(只含C、H、O)的球棍模型图。不同大小、颜色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小球之间的“棍”表示共价键,既可以表示三键,也可以表示双键,还可以表示单键。下列有关M的推断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12H12O2
B.M与足量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的环上一氯代物有7种
C.M能发生中和反应、取代反应
D.一个M分子最多有11个原子共面
C
【解析】
有机物M只含C、H、O,根据该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图可知,该有机物为1—萘乙酸,分子中含有萘环,官能团为羧基,其分子式为C12H10O2。
【详解】
A. M的分子式为C12H10O2,A不正确;
B. M与足量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的环上10个碳原子上均有氢原子,由于分子结构不对称,故其环上的一氯代物有10种,B不正确;
C. M属于芳香酸,能发生中和反应、取代反应,C正确;
D.苯环上所有原子共面,则两个苯环连接形成的萘环上所有原子共面,即M分子中至少有18个原子共面,-COOH中原子可能共面,则一个M分子最多有22个原子共面,D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模型判断分子的实际结构,抓住苯环或萘环以及羧基的结构特点,才能准确判断。本题的易错点是其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的数目判断,要注意加成后,环上的碳原子都增加一个氢原子。
有机物X的结构如下,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15H24O2
B.1molX最多可以和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X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X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C
【解析】A.根据X 的结构,X的分子式为C15H22O2,故A错误;B.该分子中只有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X最多可以和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X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D.X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所以二者褪色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选C。
松香中含有松香酸和海松酸,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者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C.二者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二者均能与H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发生反应
D
【解析】A. 二者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20H30O2,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 二者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均含有1个羧基和2个碳碳双键,故B正确;C. 二者均含有羧基,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正确;D. 羧基不能与氢气加成,二者均能与H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D。
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分子式为C7H10O5,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
D.1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4molCO2气体
C
【详解】
A.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只有碳碳双键连接的5个碳原子共平面,A错误;
B.分子中无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错误;
C.分子中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3种官能团,碳碳双键可以被加成,分子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C正确;
D.1mol莽草酸中含有1mol-COOH,可以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生成1molCO2气体,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高中阶段,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官能团只有羧基。1mol-COOH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1mol CO2。
使9g乙二酸和一定量的某二元醇完全酯化,生成Wg酯和3.6g水,则该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B
【解析】
根据n=计算出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根据乙二酸+二元醇→酯+2H2O计算出二元醇的物质的量;根据质量守恒计算二元醇的质量;根据M=
计算出二元醇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详解】
3.6g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
乙二酸与二元醇完全酯化反应脱去2分子H2O,即乙二酸+二元醇→酯+2H2O,
故二元醇的物质的量为0.2mol×=0.1mol,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二元醇的质量为:Wg+3.6g-9g=(W+3.6-9)g,
该二元醇的摩尔质量为:=
g/mol,
故该二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选B。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1H24O4
B.该有机物共有四种官能团,分别是:羟基、羧基、苯环、碳碳双键
C.该有机物最多消耗NaOH与NaHCO3的物质的量比为1:1
D.1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33.6L氢气
C
【解析】A项,该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9,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1H26O4,A项错误;B项,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羧基三种官能团,B项错误;C项,该有机物中只有-COOH能与NaOH和NaHCO3反应,该有机物最多消耗NaOH与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C项正确;D项,该有机物中2个-OH和1个-COOH都能与金属Na反应,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molH2,由于H2所处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计算H2的体积,D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官能团的识别。注意苯环不是官能团,该物质中的羟基为醇羟基,不是酚羟基。
已知苯甲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则可将转变为
的方法是( )
①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CO2 ②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③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SO2 ④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详解】
①.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生成
,根据酸性强弱顺序,在
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可得到
,①符合题意;
②. 与稀硫酸共热后,生成
,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
,②不合题意;
③.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SO2,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其酸性比醋酸强,所以发生反应,生成,③不合题意;
④与稀H2SO4共热后生成
,苯酚不能与NaHCO3反应,苯甲酸能与NaHCO3反应,则
与NaHCO3反应,生成
,④符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下列化学原理正确的是( )
A.沸点:HF>HCl>HBr>HI
B.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则
C.常温下,溶液加水,水电离的
保持不变
D.标况下,1mol分别与足量Na和
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
B
【详解】
A. HF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最高,HCl、HBr、HI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所以沸点:HF>HI>HBr>HCl,故A错误;
B. 反应4NO2(g)+O2(g)2N2O5(g)可以自发进行,则
H-T
S<0,由于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小,
S<0,则
,故B正确;
C. CH3CO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H3COONa溶液加水则CH3COO-浓度减小,对水的电离促进作用减小,水电离的c(H+) c(OH-)减小,故C错误;
D. 酚羟基和羧基都能和Na反应生成H2,而NaHCO3只能与羧基反应生成CO2,所以1mol分别与足量Na和NaHCO3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1,故D错误。
答案选B。
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化合物X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
【详解】
A.苯环之间的碳为sp3杂化,是四面体结构,则分子中两个苯环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分子结构中含-COOH,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故B错误;
C.含-COOC-,且具有环状结构,则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故C正确;
D.化合物X能在氧气中燃烧,另外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H原子,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能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③1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或NaHCO3反应,产生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不相等;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
⑥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消耗O2的体积为280 L(标准状况)
A.①② B.②⑥ C.③⑥ D.②③
D
【详解】
①有机物结构中苯环、双键为平面结构,与苯环、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共面,则分子中所在的碳原子可能共面,故不选①;
②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使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原理不同,故选②;
③-COOH、-OH均可与Na反应生成氢气,则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生成1mol氢气;与NaHCO3反应的只有-COOH,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COOH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相同,故选③;
④该有机物含有羧基,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故不选④;
⑤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不选⑤;
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1H12O3,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消耗O2的体积为(11+3-1.5)mol×22.4L/mol=280 L,故不选⑥;
综上所述,应选②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 B.28种 C.32种 D.40种
D
【分析】
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为饱和一元酯,形成酯的羧酸与醇的碳原子总数为6,讨论羧酸与醇含有的碳原子,判断形成该酯的羧酸与醇的同分异构体种数,根据羧酸与醇组合,计算同分异构体数目。关键是形成酯的羧酸与醇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注意利用数学法进行计算。
【详解】
根据酯的水解规律可知, C5H10O2发生水解生成的酸有可能有甲酸1种、乙酸1种、丙酸1种、丁酸2种,共5种;水解生的醇可能有甲醇1种、乙醇1种、丙醇2种、丁醇4种,共8种。所以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40种,答案选D。
某有机物结构为 ,它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水解 ⑤酯化 ⑥中和 ⑦氧化 ⑧加聚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⑧ C.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⑤⑥⑦
D
【详解】
①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①正确;
②该物质含有苯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成反应,②正确;
③由于羟基连接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含有H原子,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③正确;
④该物质无酯基和卤素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④错误;
⑤该物质含有羟基、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⑤正确;
⑥该物质含有羧基,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⑥正确;
⑦物质含醇羟基,由于羟基连接的C原子上含有H原子,所以可以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也可以发生完全燃烧的氧化反应,⑦正确;
⑧该物质不包含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所以不能发生加聚反应,⑧错误;
综上所述可知:能够发生的反应为①②③⑤⑥⑦,故合理选项是D。
有机物A是一种常用的内服止痛解热药。1 mol A 水解得到1 mol B 和1 mol 醋酸。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B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0.652。A、B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芳香族化合物。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60 B.1个B分子中应当有2个氧原子
C.A的分子式是C7H6O3 D.B能与NaOH溶液、FeCl3溶液、浓溴水等物质反应
D
【解析】
根据芳香族化合物B的含氧量及A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先确定B的分子结构,再确定A的分子结构。
【详解】
A、B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芳香族化合物。1 mol A 水解得到1 mol B 和1 mol 醋酸,则A含有酯基。A溶液具有酸性,则A含有-COOH;A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则A没有酚羟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42=158。B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0.652,则其中氧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1-0.652=0.348,若B只含1个氧原子,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9,不可能;若B含2个氧原子,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2,由于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也不可能;若B含3个氧原子,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38,合理。由于1 mol A 水解得到1 mol B 和1 mol 醋酸,则B分子中有苯环、羟基、羧基,共3个氧原子,则B的分子式为C7H6O3、A的分子式为C9H8O3。
A. 1 mol A 水解得到1 mol B 和1 mol 醋酸,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60-18=42,A不正确;
B. 1个B分子中应当有3个氧原子,B不正确;
C. A的分子式是C9H8O3,C不正确;
D. B分子中含有-COOH、酚羟基,故其能与NaOH溶液、FeCl3溶液、浓溴水等物质反应,D正确。
综上所述,有关推断中正确的是D,本题选D。
【点睛】
对于复杂的有机物,可以把其结构分成不同的片断,根据不同片断的结构和性质,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分析其可能的组成,并且能够根据化学变化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量分析有机物转化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在不能确定分子中相关元素原子的具体数目时,要学会使用讨论法。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蜂蚁螫咬处涂小苏打溶液可以减轻痛苦
B.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C.合成不粘锅涂层的原料CF2=CF2属于烃
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乙烯,可保鲜水果
C
【解析】
A. 蜂蚁螫咬会向人体内注入甲酸,由于甲酸具有酸性,所以在蜂蚁螫咬处涂小苏打溶液可以与甲酸反应,使其浓度降低,因而能减轻痛苦,A正确;
B.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都是烃,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会造成污染,因此二者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B正确;
C. 合成不粘锅涂层的原料CF2=CF2中含有C、H、F三种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C错误;
D.乙烯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乙烯,从而降低乙烯浓度,可利于保鲜水果,D正确;
故答案选C。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可以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①加成 ②消去 ③水解 ④酯化 ⑤氧化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A
【详解】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①正确;
②分子中含有醇羟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够发生消去反应,故②正确;
③不含酯基、卤素原子等能够水解的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③错误;
④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故④正确;
⑤分子中含酚羟基和醇羟基,能够发生氧化反应,故⑤正确。故B、C、D错误,A正确。答案选A。
【点睛】
解答本题时特别注意多官能团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各单官能团有机物化学性质的总和。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醇羟基及羧基,因而具有酚、醇及羧酸的化学性质,它们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据此解答。
由有机物X合成有机高分子粘合剂G的流程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机物X中的含氧官能团是羧基和羟基
B.Z的结构简式一定是
C.由X生成I molY时,有1 mol H2O生成
D.反应Ⅲ发生加聚反应生成G
B
【详解】
A.由结构分析,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羧基和羟基,故正确;B.Z可能是,故错误;C.X含有羟基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Y,生成1molY时,有1mol水生成,故正确;D.Z含有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G,故正确。故选B。
【点睛】
掌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是关键。羧基可以和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羟基链接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有氢原子,则该有机物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Na反应的剧烈程度:CH3COOH>H2O>CH3CH2OH
B.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
C.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详解】
A. 根据羟基的活泼性可知,与Na反应的剧烈程度:CH3COOH>H2O>CH3CH2OH,选项A正确;
B、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为乙酸,选项B正确;
C.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坆都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选项C正确;
D、油脂中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所以油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按照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物质:①苏打水 ②鲜橙汁 ③食醋 ④肥皂液,其中呈酸性的是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详解】
①苏打水是含有碳酸氢钠的水溶液,碳酸氢钠水解而使溶液呈弱碱性②鲜橙汁中含有有机酸类物质,故其呈酸性③食醋中含有乙酸,故其呈酸性④肥皂液为高级脂肪酸钠的水溶液,高级脂肪酸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
今有五种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②CH3(CH2)3OH,③CH2=CH—CH2OH,④CH2=CH-COOCH3,⑤CH2=CH-COOH。其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 D.③④
A
【分析】
根据各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和各官能团的性质作答。
【详解】
①CH2OH(CHOH)4CHO中,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醇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②CH3(CH2)3OH中,醇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③CH2=CHCH2OH中,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含醇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④CH2=CHCOOCH3中,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含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CH2=CHCOOH,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含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
其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③⑤,答案选A。
分支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支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1mol分支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分支酸的分子式为C10H8O6
D.往分支酸中滴加浓溴水,产生白色浑浊
B
【解析】
A.羧基具有酸性,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R-COOH+NaOH→R-COONa+H2O,分支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COOH),所以1mol分支酸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A项错误;
B.分支酸中含有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分支酸中含有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
C.根据碳原子的4价,每个碳原子剩余的价键都与氢原子相连,所以分支酸的分子式为C10H10O6,C项错误;
D.从结构上看分支酸不属于酚类,分支酸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项错误;答案选B。
磷酸毗醛素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结构式如图(含氮杂环与苯环性质相似)。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物质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B.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C.该物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
D.1mol 该有机物与NaOH 溶液加热,最多消耗 4mol NaOH
C
【解析】
A、分子中含有醛基、羟基等,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选项A正确;
B、含氮杂环与苯环性质相似,分子中含有醛基、羟基以及磷酸形成的酯基,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羟基、醛基都能发生氧化反应,醛基、含氮杂环能发生加成反应,羟基与磷酸剩余的2个羟基可发生聚合反应,选项B正确;
C、该物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中含有-CH3和—CH2—,根据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可知,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一个平面上,选项C错误;
D、该物质是一种磷酸酯类化合物,含氮杂环与苯环性质相似,水解后相当于有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磷酸剩余的2个羟基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1mol 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将一定量的某有机物与过量的钠反应,生成H2 V1 L;另取等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V2 L(同条件下),则V1和V2的关系不可能为
A.V1<V2 B.V1=V2
C.V1>V2 D.V1=2V2
A
【分析】
只有-COOH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二者反应时物质的量为2:1;而-OH、-COOH均与钠反应,生成H2,且反应时物质的量比为1:1,但官能团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
【详解】
由2-COOH~H2↑、2-OH~H2↑、2-COOH~CO2↑可知,分两种情况,①不含-OH,只有-COOH,则有V1=V2,②含1个-OH、1个-COOH,则V1>V2,且V1=2V2,
故选A。
下列有关实验室的制备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氧气
B.实验室制Fe(OH)3
C.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D.实验室制氯气
B
【解析】
A项、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故A正确;
B项、应该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新制硫酸铁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故B错误;
C项、实验室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故C正确;
D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氯气比空气密度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氯气有毒,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侧重于评价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熟悉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是解答的关键。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反应时,则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3:3 B.3:2:1 C.1:1:1 D.3:2:2
B
【详解】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酚羟基、羧基和醇羟基等3种官能团。Na与3种官能团都能反应;NaOH只与酚羟基、羧基反应,NaHCO3只与羧基反应。所以,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反应时,则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B正确,本题选B。
一种瑞香素的衍生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3 mol H2加成
C.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含4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3 mol CO2
A
【解析】
瑞香素的结构简式中含有酚的结构,故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A正确;,
苯环最多可与
加成,
碳碳双键最多可以与
加成,
该有机物最多可与
加成,B错误;
的酚羟基、羧基分别可以与
的
反应,
的酯基可以与
反应,
该有机物含有
的酯基、酚羟基和
的羧基,最多可与含
的溶液反应,C错误;能与
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与
反应,
该结构中有
的羧基,故
该有机物与足量
溶液只能放出
,D错误;正确选项A。
点睛: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结构特点是: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酮羰基等;而羧基、酯基、肽键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某有机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4种官能团
B.能发生取代、加成、酯化、氧化、还原等反应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与Na、NaOH、Na2CO3均能反应
C
【详解】
A.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OO—、—COOH、—OH、4种官能团,故A正确;
B.结合各官能团的性质可知,如—COO—、—COOH、—OH能发生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OH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能发生氧化反应,
与氢气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故B正确;
C.该有机物分子中仅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 该有机物含有—COOH,与Na、NaOH、Na2CO3均能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反兴奋剂是体育赛事关注的热点,利尿酸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其分子结构如图:关于利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式是C13H11O4Cl2
B.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不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D.它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
D
【详解】
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的分子式是C13H12O4Cl2,A错误;
B、该分子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
C、该分子含-COOH,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C错误;
D、该分子含氯原子,可发生取代反应,含双键、羰基及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含-COOH可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有机物在相互反应转化时要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要掌握各类反应的特点,并会根据物质分子结构特点进行判断和应用。掌握一定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解析】
A.化合物X中含有羧基,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故A错误;
B.化合物X中存在亚甲基和次甲基,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错误;
C.化合物X中只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只有一种,故C正确;
D.化合物X中只有苯环可以和氢气加成,1mol化合物X中有2 mol苯环,最多与6mol的氢气加成,故D错误。答案选C。
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等疗效,其结构简式为。有关咖啡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可以发生还原、取代、加聚等反应
B.咖啡酸与FeCl3溶液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咖啡酸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咖啡酸最多能消耗3 mol的NaHCO3
D
【解析】
咖啡酸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酚羟基、羧基、碳碳双键;
A、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氢还原、加聚反应,羟基和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
B、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正确;
C、1mol苯环消耗3molH2,1mol碳碳双键消耗1molH2,1mol咖啡酸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D、NaHCO3只与羧基反应,1mol咖啡酸最多消耗1molNaHCO3,D错误;
答案选D。
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COOHOCOCH3),可以用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
B.已知HCHO为平面形分子,则乙酸酐中最多8个原子共平面
C.1 mol乙酰水杨酸最多消耗2 mol NaOH
D.服用阿司匹林时若出现水杨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2CO3溶液
A
【解析】
A.水杨酸分子中的酚羟基易被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酰水杨酸不易被氧化,故A正确;
B.HCHO为平面形分子且单键可以旋转,因此碳氧双键周围的原子都可处于同一平面,甲基上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每个甲基上有2个氢原子不能共平面,所以乙酸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平面,故B错误;
C.乙酰水杨酸中的羧基和酚酯基都能与NaOH反应,因每1 mol酚酯基可消耗2 mol NaOH,故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故C错误;
D.阿司匹林为感冒用药,服用过量会造成水杨酸中毒,出现水杨酸反应应静脉注射NaHCO3溶液而不是Na2CO3溶液,Na2CO3溶液碱性太强,故D错误;
故选A。
水杨酸、冬青油、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水杨酸制冬青油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冬青油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C.可用FeCl3溶液检验阿司匹林中是否混有水杨酸
D.相同物质的量的冬青油和阿司匹林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
【解析】
水杨酸的官能团为酚羟基和羧基,表现酚和羧酸的性质;冬青油的官能团为酚羟基和酯基,表现表现酚和酯的性质;阿司匹林的官能团为酯基和羧基,表现酯和羧酸的性质。
【详解】
A.水杨酸可与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制得冬青油,故A正确;
B.冬青油苯环上连有羟基和酯基,结构不对称,苯环上含有4种H,则一氯取代物有4种,故B正确;
C.水杨酸的官能团为酚羟基和羧基,阿司匹林的官能团为酯基和羧基,FeCl3溶液可以酚羟基,故C正确;
D.冬青油的官能团为酚羟基和酯基,1mol冬青油消耗2molNaOH,阿司匹林的官能团为酯基(酚酯)和羧基,1mol阿司匹林消耗3molNaOH,故D错误。
故选D。
香料,常用于调制果香型、乳酸型食用和酒用香精,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R一定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一定条件”指“稀硫酸,加热”
C.乳酸乙酯在烧碱溶液中能生成分子式为C3H4O3Na2的有机物
D.与乳酸乙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乳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不少于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
【解析】
分析:A项,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都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B项,酒精和乳酸发生酯化反应,“一定条件”指“浓硫酸,加热”;C项,乳酸乙酯在烧碱溶液中水解生成CH3CH(OH)COONa和CH3CH2OH;D项,乳酸乙酯中的官能团为羟基和酯基,与其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可看成: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中烃基氢被羟基代替,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有:HCOOCH2CH2CH2CH3、HCOOCH(CH3)CH2CH3、HCOOCH2CH(CH3)2、HCOOC(CH3)3、CH3COOCH2CH2CH3、CH3COOCH(CH3)2、CH3CH2COOCH2CH3、CH3CH2CH2COOCH3、(CH3)2CHCOOCH3。
详解:A项,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都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有机物R可能为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麦芽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B项,酒精和乳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一定条件”指“浓硫酸,加热”,B项错误;C项,乳酸乙酯在烧碱溶液中水解生成CH3CH(OH)COONa和CH3CH2OH,生成物的分子式为C3H5O3Na和C2H6O,C项错误;D项,乳酸乙酯中的官能团为羟基和酯基,与其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可看成: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中烃基氢被羟基代替,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有:HCOOCH2CH2CH2CH3、HCOOCH(CH3)CH2CH3、HCOOCH2CH(CH3)2、HCOOC(CH3)3、CH3COOCH2CH2CH3、CH3COOCH(CH3)2、CH3CH2COOCH2CH3、CH3CH2CH2COOCH3、(CH3)2CHCOOCH3,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有9种,与乳酸乙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大于8种,D项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水解、酯化反应的条件、酯的水解、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注意乳酸乙酯中的羟基与NaOH不反应;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应用有序思维,先确定官能团,再进行有序分析。
分子式为C5H9O2Cl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
A.6种 B.7种 C.9种 D.12种
D
【详解】
分子式为C5H9O2Cl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这说明该有机物是饱和的一元羧酸的一氯代物,即分子组成为C4H9Cl—COOH,丁基有4种,分别是CH3CH2CH2CH2—,其一氯代物有4种, (CH3)2CHCH2—,其一氯代物有3种、(CH3)3C—,其一氯代物有1种、CH3CH2CH(CH3)—,其一氯代物有4种,所以共有12种,选D。
芳香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为,关于有机物M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10H12O3
B.1 mol Na2CO3最多能消耗1 mol有机物M
C.1 mol M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22.4 L气体
D.有机物M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和缩聚等反应
D
【详解】
A.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10H10O3,注意数清氢原子数,A项错误;
B.所给结构中只有羧基能和碳酸钠反应,则1mol碳酸钠最多能消耗2mol有机物M,B项错误;
C.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气体体积数值无意义,C项错误;
D.因结构中含羟基、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因结构中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形成聚酯;因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因醇羟基直接相连碳上有氢,或有机物可燃烧,表明该物质可发生氧化反应;因结构中含碳碳双键可加聚反应, 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D项。
【点睛】
有怎样的基团就有怎样的化学性质。该物质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羧基,因此可表现醇羟基、羧基、碳碳双键相应的化学性质。
某研究小组以邻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利尿药美托拉宗。
已知:
R-COOH+
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反应Ⅰ的试剂和条件是和光照 B 化合物C能发生水解反应
C 反应Ⅱ涉及到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 美托拉宗的分子式是
(2)写出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设计以A和乙烯为原料合成C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
(5)写出化合物A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
谱和
谱检测表明:①分子中共有4种氢原子,其中环上的有2种;②有碳氧双键,无氮氧键和
。
BC
+H2O
【分析】
结合邻硝基甲苯、C的结构简式以及B的分子式,可以推测出A的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
,
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D,D的结构简式为
,D分子中含有肽键,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E,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
,结合E的结构简式、美托拉宗的结构简式、F的分子式、题给已知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
。
【详解】
(1)A.由→
,与甲基对位的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代替,故反应Ⅰ试剂是液氯、FeCl3,其中FeCl3作催化剂,A错误;
B.化合物C中含有肽键,可以发生水解,B正确;
C.结合F的结构简式和CH3CHO、美托拉宗的结构简式以及已知条件,反应Ⅱ涉及到加成反应、取代反应,C正确;
D.美托拉宗的分子式为C16H16ClN3O3S,D错误;
答案选BC。
(2)由分析知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为;
(3)由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
,F的结构简式为
,B和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其反应方程式为:
+
→
+H2O;
(4)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被还原为
,乙酸与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流程图为
;
(5)分子中有4种氢原子并且苯环上有2种,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不含—CHO和氮氧键,故分子中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满足条件的它们分别为。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涉及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知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反应条件的选择、物质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学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是设计合成路线图时有关信息隐含在题干中的流程图中,需要学生自行判断和灵活应用。
苯甲酸乙酯()的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有芳香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CH3CH2OH
+H2O
已知: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相关有机物的性质如表所示。
名称 | 相对分子质量 | 颜色及状态 | 沸点/℃ | 密度/( |
苯甲酸 | 122 | 无色鳞片状或针状晶体 | 249 | 1.2659 |
苯甲酸乙酯 | 150 | 无色澄清液体 | 212.6 | 1.05 |
乙醇 | 46 | 无色澄清液体 | 78.3 | 0.7893 |
环己烷 | 84 | 无色澄清液体 | 80.7 | 0.78 |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苯甲酸,
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如图所示装置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的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至溶液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25mL B.50mL C.100mL D.250mL
(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应控制加热蒸馏的温度为________(填序号)。
A.65~70℃ B.78~80℃ C.85~90℃ D.215~220℃
(4)步骤③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的加入量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步骤③中的萃取分液操作的叙述正确是________(填序号)。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
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口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6)计算可得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
C 提高反应的产率 C 除去浓硫酸和未反应的苯甲酸 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发生升华 AD 90.02%
【详解】
(1)圆底烧瓶加热时盛装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所加液体总体积为
,故选用100mL的圆底烧瓶,故答案为:C;
(2)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能使反应正向进行,提高反应的产率,故答案:为提高反应的产率;
(3)步骤②的主要目的是蒸出反应液中的环已烷和乙醇,根据上述表格可知,环已烷和乙醇的沸点分别为78.3℃和80.7℃,蒸馏温度应略高于80.7℃,故温度选择85~90℃,故答案为:C;
(4)是具有碱性的强碱弱酸盐,能中和作催化剂的浓硫酸及未反应的苯甲酸,若加入
的量不足,则苯甲酸可能未完全除尽,根据已知,苯甲酸受热至100℃时会发生升华,故答案为:除去浓硫酸和未反应的苯甲酸;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发生升华;
(5)放气时,分液漏应倒置,缓慢打开旋塞,B选项错误;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静置时应置于铁架台上,不能手持,C选项项错误;故答案为:AD;
(6)根据公式,
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方程式可得,n(苯甲酸甲酯)=n(苯甲酸),则理论上可得苯甲酸乙酯的质量m(苯甲酸甲酯)=0.1mol×150g/mol=15g,而再根据公式
可知,实际得到的苯甲酸乙酯的质量为
,则根据产率计算公式
,
,故答案为90.02%。
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H2C2O4·xH2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的验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查阅)
①草酸晶体在101 ℃时开始熔化,150 ℃时开始升华,175 ℃时开始分解;
②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
(1)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部分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甲同学判断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但立即遭到乙同学反对,其反对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X应选用________(填化学式)浓溶液,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涉及如下操作:①点燃装置A处的酒精灯;②熄灭装置A处的酒精灯;③点燃装置E处的酒精灯;④熄灭装置E处的酒精灯。这4步操作由先到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点燃E处酒精灯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E中黑色粉末变红色,装置F中有黑色固体生成,经检测装置F中的固体为金属单质,则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进行了下列操作:
步骤一:用分析天平称取3.15 g纯净的该草酸晶体,配制成250 mL溶液。
步骤二: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待测草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入适量硫酸酸化。
步骤三:取0.100 mol·L-1标准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三次结果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待测溶液体积(mL) | 25.00 | 25.00 | 25.00 |
标准溶液体积(mL) | 9.99 | 10.01 | 10.00 |
已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
①配制草酸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将晶体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将溶液转移入________,洗涤,定容,摇匀。
②通过计算确定x=________。
挥发出的草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也产生相同的现象(或因为草酸钙、草酸氢钙都为白色沉淀) NaOH 干燥CO(或除去CO中的水蒸气) ①③④② 检验CO的纯度 PdCl2+H2O+CO===Pd↓+CO2+2HCl 250 mL容量瓶 2
【解析】
(1)草酸晶体在101℃时开始熔化,150℃时开始升华,因此加热分解时,挥发出的草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也产生白色沉淀;正确答案:挥发出的草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也产生相同的现象(或:因为草酸钙、草酸氢钙都为白色沉淀)。
(2)草酸受热分解,可能产生CO和CO2,因此,在验证CO气体之前,先除去CO2,X应选用NaOH溶液, 干燥的CO能够还原氧化铜,因此,必须用浓硫酸干燥CO气体,正确答案:NaOH;干燥CO(或:除去CO中的水蒸气)。
(3)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产生气体,排净装置内空气,然后加热E装置反应发生,反应结束后,先熄灭E处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后,在熄灭A处的酒精灯,以防产生倒吸;所以这4步操作由先到后的顺序为①③④②;点燃E处酒精灯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检验CO的纯度;正确答案:①③④②;检验CO的纯度,(体现“验纯”)。
(4)PdCl2与多余的CO反应生成金属Pd,CO被氧化为CO2;化学方程式为PdCl2+H2O+CO=== Pd↓+CO2+2HCl;正确答案:PdCl2+H2O+CO=== Pd↓+CO2+2HCl;
(5)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9.99+10.01+10.00=10.00mL,消耗KMnO4的量为0.10×10×10-3=10-3 mol,25 mL草酸溶液消耗KMnO410-3 mol,250 mL草酸溶液消耗KMnO410-2 mol;反应如下: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根据反应关系2MnO4—--5H2C2O4,消耗H2C2O4的量为2.5×10-2 mol,3.15g纯净H2C2O4·xH2O的量为2.5×10-2 mol,3.15/(90+18x)= 2.5×10-2, x=2;正确答案:2。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如图。
(1)请写出该物质的含氧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和______。
(2)请写出以下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A跟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
②A跟NaHCO3溶液反应:__________
③A在一定条件下跟Na反应:__________
醇羟基 酚羟基 羧基
【解析】
有机物A中含有酚羟基和-COOH,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其中酚羟基的临位H可被溴取代,-COOH可与NaHCO3反应,含有醇羟基,与酚羟基和-COOH都能Na反应,所含三种羟基活性顺序为羧基中的羟基大于酚羟基大于醇羟基。
【详解】
(1)中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是醇羟基、酚羟基和羧基;
(2)①有机物A中含有的酚羟基和-COOH,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有机物A中含有的-COOH可与NaHCO3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③有机物A中醇羟基、酚羟基和-COOH都能Na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工业中很多重要的原料都是来源于石油化工,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丙烯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3)①③反应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 反应②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反应④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丙烯酸+B丙烯酸乙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烯酸(CH2 = CH — COOH)的性质可能有(_______)
① 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中和反应 ⑤氧化反应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丙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个原子共面。
CH2 = CH2 羧基 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 CH2 = CH2 + H2O CH3CH2OH
CH2= CH—COOH + CH3CH2OH
CH2 = CH—COOC2H5 + H2O D 7
【解析】
由转化关系中,B氧化生成C,且二者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B为乙醇,C为乙酸,而A与发生反应得到乙醇,应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故A为乙烯,乙醇与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发生加聚反生成聚丙烯酸,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
(1)A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
(2)丙烯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3)反应①是苯发生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③是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属于氧化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 反应②是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方程式:CH2 = CH2 + H2O CH3CH2OH ;
② 反应④是丙烯酸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酸,方程式:;
③ B 是CH3CH2OH,丙烯酸 + B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2= CH—COOH + CH3CH2OH CH2 = CH—COOC2H5 + H2O。
(5)丙烯酸(CH2=CH-COOH)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 含有羧基,具有羧酸的性质,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取代反应,故选D。
(6)乙烯中,当有一个H被一个甲基取代后,碳碳双键连接的原子处于碳碳双键的平面内,旋转碳碳单键可以使甲基中的一个H原子处于碳碳双键的平面结构内,故最多有7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7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等,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需要学生具备胞扎实的基础,有机推断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各物质的特征反应,这是本题的解题关键,难度较大。
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有机物A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5 mol 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_____L;
(4)该物质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填序号)。
①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②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③能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
④可以燃烧
⑤能发生水解反应
C11H12O3 羟基、羧基 11.2 ①②③④
【详解】
(1)根据有机物成键特点,其分子式为C11H12O3;
(2)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羧基、羟基,其中含氧官能团是羧基和羟基;
(3)能和Na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羟基,1mol此有机物产生1molH2,则0.5mol此有机物能产生0.5mol×22.4L/mol=11.2L;
(4)①羧基具有酸性,能和NaOH反应,故正确;
②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③羧基和醇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
④大多数有机物能燃烧,故正确;
⑤不含卤原子、酯基、肽键,不能发生水解,故错误。
答案选①②③④。
A、B、C、D四种芳香族化合物都是某些植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1)写出上述有机物A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与新制Cu(OH)2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C、D填写)。写出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物质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 D一种同分异构体G的结构简式如上图:写出G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 D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H,其苯环上有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它既能使FeCl3溶液变紫色,又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H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上图,C经一步反应可生成E,E是B的同分异构体,则反应①属于__________反应,F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醚键、酯基、碳碳双键 A、C、D
氧化
【解析】
(1)仔细观察A的结构,有机物A中官能团的名称:醚键、酯基、碳碳双键;
答案: 醚键、酯基、碳碳双键
(2)官能团存在醛基、-COOH均能与新制Cu(OH)2反应;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物质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A、C、D
(3)①仔细观察G的结构,发现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有酚羟基,酚酯,注意酚酯消耗氢氧化钠1:2,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② D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H,其苯环上有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它既能使FeCl3溶液变紫色,说明有酚羟基,又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说明有羧基,H的结构简式是;
答案:
(4)按上图,C经一步反应可生成E,E是B的同分异构体,根据E、F相对分子质量差值为28,确定F;
答案: 氧化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