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分蚕丝和棉花
B.混凝法、中和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C.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蛋白质,其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我国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
C
【详解】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没有什么特殊气味,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混凝法、中和法和沉淀法都是工业污水的常见处理方法,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是由C、H、O、N、P、S等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单质,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碱性:KOH>NaOH
B.非金属性:S<Cl
C.金属性:Mg>Al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详解】
A. 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由于金属性K>Na,故碱性KOH>NaOH,故可以解释,故A不选;
B.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S<Cl,故可以用元素周期律来解释,故B不选;
C.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金属性:Mg>Al,故可以用元素周期律来解释,故C不选;
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是化学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选;
故选:D。
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在给定条件下都能实现的是
① ②
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详解】
①根据N2 的性质,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故①能实现;
②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②能实现;
③铜属于不活泼金属,与浓盐酸不反应,故③中铜→氯化铜不能实现;
④铁和氯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能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④能实现;
故答案:A。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钢铁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为:Fe-3e-=Fe3+
B.Cl−的结构示意图:
C.硅酸盐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
D.氯化镁的电子式:
C
【详解】
A.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钢铁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A错误;
B. 氯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
C. 硅酸盐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故C正确;
D. 氯化镁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SO、HCO
B.Cu2+、K+、SO
、NO
C.Na+、K+、Cl-、NO D.Na+、K+、SO
、NO
C
【详解】
无色溶液就是溶液中不含有颜色的离子,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
A. 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氢离子与HCO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 含Cu2+的溶液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C. 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符合题意;
D. 酸性溶液中,N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SO
,故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卷还有3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李琪琛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