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gNaOH固体所含电子总数为2NA
B. 22.4lLC2H6所含化学键总数为7NA
C. 6gSiO2所含分子数为0.1NA,化学键总数为0.4NA
D. 0.1mol·L-1NH4Cl溶液中,与Cl-数之和小于0.2NA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4克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4/40=0.1摩尔,每个氢氧化钠中含有20个电子,所以总共含有2 摩尔电子,正确,选A;B、没有说明是否在标况下,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不选B;C、二氧化硅中不含有分子,错误,不选C;D、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错误,不选D。
考点: 阿伏伽德罗常数
某氧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
②m g该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 mol
③该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氧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8 mol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某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该原子的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故①正确;
②根据公式n=,一个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则1mol该氯原子的质量(摩尔质量)为(aNA)g/mol,那么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即为
mol,故②正确;
③一个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1mol该氯原子的质量(摩尔质量)为(aNA)g/mol,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故③错误;
④一个该氧原子的质量是ag,a g该氧原子个数×NA=1,1个氧原子所含的电子数是8个,ag该氧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8,故④错误;
正确的有①②,故选C。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
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③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
④MgO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这是因为前者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离子半径小;
⑤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
⑥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
⑦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CsCl和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⑦
【答案】D
【解析】
①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且有自范性,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可以用衍射方法鉴别晶体和非晶体,①正确;②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例如金属晶体中也含有阳离子,但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②不正确;③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的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决定分子的稳定性,③不正确;④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离子电荷成正比,镁离子、氧离子电荷都大于钠离子、氯离子,且半径都小于钠离子、氯离子,所以MgO的晶格能远比NaCl大,④正确;⑤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⑤正确;⑥在以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作用力结合形成晶体时,晶体尽量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⑥正确;⑦干冰晶体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配位数是8、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是6,⑦不正确。综上,②③⑦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的构成、晶胞的概念、配位数的判断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晶体熔沸点高低比较的一般规律是:原子晶体,熔沸点大小和共价键的强弱有关系;金属晶体中,形成金属键的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分子晶体中形成分子晶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离子晶体中形成离子键的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M(甲)<M(乙),则分子数:甲<乙 B. 若M(甲)>M(乙),则气体摩尔体积:甲<乙
C. 若M(甲)<M(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 D. 若M(甲)>M(乙),则气体的体积:甲<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n=m/M,若M(甲)<M(乙),则n(甲)>n(乙),则气体分子数:甲>乙,A错误;B.根据n=m/M,若M(甲)>M(乙),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甲<乙,又根据ρ=m/V可知气体的体积相等,根据Vm=V/n,故则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B错误;C.若M(甲)<M(乙),根据n=m/M,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甲>乙,由PV=nRT可知,气体的压强:甲>乙,C正确;D.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等质量、等密度的甲、乙两种气体,根据ρ=m/V可知气体的体积相等,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名师点晴】本题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为D,注意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又叫四同定律,也叫五同定律(五同指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个数、同物质的量)。其推论有(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时,M1/M2=ρ1/ρ2。
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B.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C. 金属键中的自由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D. 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所以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A正确;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静电作用,既包括吸引也包括排斥作用,故B错误;
C.自由电子在金属中自由运动,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故C正确;
D.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键决定了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故D正确;
故选B。
本卷还有2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柳玉军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