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种新型锂电池装置,电池充、放电反应为
。放电时,需先引发铁和氯酸钾反 应使共晶盐熔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共晶盐储热效果好,利于电解质熔化
B. 整个过程的能量转化只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放电时LiV3O8电极的反应为xLi++xe-+LiV3O8= Li1+XV3O8
D. 充电时 Cl-移向LiV3O8电极
【答案】B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4OH−−4e−=O2↑+2H2O,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答案】B
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体
C. 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 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答案】D
【解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溶液中的阴离子SO42-、OH-移向阳极b极,在b极上OH-放电,产生O2,b极附近c(H+)>c(OH-),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中的阳离子Na+、H+移向阴极a极,在a极H+放电产生H2,a极附近c(OH-)>c(H+),石蕊试液变蓝色。则A. 根据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反应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关系是:V(H2)=2V(O2),所以产生的气体体积a电极的大于b电极的,A错误;B. 氧气和氢气均是无色无味气体,B错误;C.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C错误;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D正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通电一段时间后,搅拌均匀,溶液的pH增大 | 此装置可实现 铜的精炼 | 盐桥中的K+ 移向FeCl3溶液 | 若观察到甲烧杯中石墨电极附近先变红,则乙烧杯中铜电极为阳极 |
|
|
|
|
【答案】C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图1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发生的反应为Ag2S+2e-=2Ag+S2-
B. 用图2装置电解一段时间后,铜电极部分溶解,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
C. 图3装置中若直流电源的X极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电解精炼
D. 图4装置中若M是铜,则该装置能防止铁被腐蚀
【答案】A
【解析】A.形成原电池反应,Al为负极,被氧化,Ag2S为正极被还原,正极方程式为 Ag2S+2e-=2Ag+S2-,故A正确; B.铜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能溶解,石墨电极上生成氧气,铜电极上有铜析出,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C.图中的X极若为负极,粗铜为阴极,不能进行粗铜的精炼,而电解精炼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故C错误; D.图中若M是铜,铁比铜活泼,铁作原电池负极被腐蚀,故D错误。
本卷还有1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76qq1625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