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常温下,46 g分子式为C2H6O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极性键为7NA,非极性键为NA
C.125 mL 16 mol/L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小于NA
D.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 NO2、N2O4的混合气体,升温至常温,则混合气体分子数为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B、分子式为C2H6O的物质可能为乙醇,也可能是二甲醚;
C、铜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也稀硫酸不反应;
D、NO2、N2O4的混合气体中存在平衡:2NO2⇌N2O4,正反应方向吸热.
【解答】解:A、常温时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所以33.6L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5 mol,故转移的电子数少于3 NA,故A错;
B、C2H6O有二种可能的结构CH3﹣CH2﹣OH和CH3﹣O﹣CH3,没有非极性键,故B错;
C、浓H2SO4在反应过程中会逐渐变稀,与铜的反应即停止,即浓硫酸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小于NA个,故C正确;
D、NO2、N2O4的混合气体中存在平衡:2NO2⇌N2O4,正反应方向吸热,在升温时,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分子数增多,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ClO 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ClO ﹣+SO2+H2O═HClO+HSO3﹣
B.甲醇、氧气和氢氧化钾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CH3OH+H2O﹣6e﹣═CO2↑+6H+
C.AlCl3 溶液中投入过量Na:Al3++4Na+2H2O═AlO2﹣+4Na++2H2↑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恰好使SO42﹣ 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 ﹣═2Al(OH)3↓+3BaSO4↓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次氯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
B.碱性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反应;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D.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时,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
【解答】解:A.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的离子反应为ClO﹣+H2O+SO2═2H++Cl﹣+SO42﹣,评价不合理,故A错误;
B.负极上甲醇失电子被氧化,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故B错误;
C.AlCl3 溶液中投入过量Na,离子方程式:Al3++4Na+2H2O═AlO2﹣+4Na++2H2↑,故C正确;
D.明矾[K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硫酸铝钾与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电荷守恒、原子个数守恒,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相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由于其结构中有碳碳双键
C.紫外线杀菌是在紫外线条件下,蛋白质发生盐析杀死细菌
D.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相同,但n不同;
B.苯中不含碳碳双键;
C.在紫外线条件下,蛋白质发生变性;
D.含﹣OH、﹣COOH,与Na反应.
【解答】解:A.淀粉和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两者化学式相同,但由于其中的n值不确定,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故B错误;
C.紫外线杀菌是蛋白质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变性,杀死细菌,故C错误;
D.乙醇结构中有羟基、乙酸结构中有羧基,两者都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组成、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某短周期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1.5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单质性质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用于某些金属冶炼
B.该元素的单质常温下不与浓硫酸反应
C.该元素的单质无需特别保存,因为其性质稳定,不易与空气成分反应
D.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只能与酸反应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短周期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1.5倍,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该元素为Al.
A.Al单质还原性强,利用铝热反应可以冶炼金属;
B.Al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C.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D.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解答】解:短周期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1.5倍,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该元素为Al.
A.Al单质还原性强,利用铝热反应可以冶炼金属,故A正确;
B.Al在浓硫酸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与硫酸反应发生钝化,故B错误;
C.Al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单质无需特别保存,故C错误;
D.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侧重考查Al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石墨烯是碳原子构成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如图所示)的一种碳质新材料,是构建富勒烯、纳米碳管的基本单元,有广泛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B.石墨烯中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C.石墨烯具有和乙烯相同的性质
D.12g石墨烯中约含6.02×1023个e﹣
【考点】化学键;晶胞的计算.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A.石墨烯仅由碳原子构成,为无机物;
B.石墨烯中非金属C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C.石墨烯不含C=C官能团;
D.计算C原子的物质的量,结合C的原子构成判断电子数目.
【解答】解:A.石墨烯仅由碳原子构成,为单质,不是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
B.石墨烯中存在C﹣C键,为共价键,故B正确;
C.石墨烯不含C=C官能团,与乙烯的性质不同,故C错误;
D.12gC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电子数为6×6.02×1023个,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石墨烯的组成和结构,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规律.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天一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