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交通安全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有关雾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质是固体
B.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气体
C.霾属于胶体分散系
D.减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扬尘可以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
【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霾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
B.雾分散剂是空气;
C.霾颗粒较大,不属于胶体分散系;
D.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扬尘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
【解答】解:A.霾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所以分散质是固体,故A正确;
B.雾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故B正确;
C.胶体是指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雾霾不属于气溶胶,它的微粒直径超出了胶体的范围,故C错误;
D.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以及道路和建筑施工的扬尘,所以减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扬尘可以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环境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每摩尔物质含有( )
A6.02×1023个分子
B.6.02×1023个原子
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D.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
【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这些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单位是摩尔;1mol物质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6.02×1023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6.02×1023只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且有的物质中不一定含有分子,如氯化钠、金属钠等,故A错误;
B.6.02×1023只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且该物质中可能含有多个原子,如1mol氧气中含有2mol氧原子,故B错误;
C.物质中可能含有多个原子,如氧气、臭氧等,每摩尔臭氧中含有3mol氧原子,故C错误;
D.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物质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物质的量的单位、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与6.02×1023之间的关系.
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
A.HCl﹣→SO3﹣→石墨﹣→液氧
B.NaCl﹣→乙醇﹣→铁﹣→空气
C.蔗糖﹣→CuSO4﹣→氮气﹣→波尔多液
D.KCl﹣→NaNO3﹣→氯气﹣→石灰水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单质和化合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据此可以分析各个选项中各种的所属类别.
【解答】解:A、HCl、SO3、石墨、液氧分别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单质,故A错误;
B、NaCl、乙醇、铁、空气分别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故B正确;
C、蔗糖、CuSO4、氮气、波尔多液分别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故C错误;
D、KCl、NaNO3、氯气、石灰水分别属于电解质、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概念,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
A.NaOH B.铁片 C.KSCN溶液 D.石蕊溶液
【考点】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先考虑如果FeCl2溶液变质,变质后的物质是FeCl3,Fe3+能和SCN﹣生成络合物,使溶液呈现血红色.
【解答】解:A、FeCl2 和NaOH溶液生成灰绿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能迅速被氧化成红褐色沉淀氧氢化铁,所以不能检验是否变质,故A错误;
B、铁片与氯化亚铁不反应,故B错误;
C、如果FeCl2溶液变质,变质后的物质是FeCl3,Fe3+能和SCN﹣生成络合物,使溶液呈现血红色现象明显,这一反应是Fe3+的特征反应,所以用KSCN溶液,故C正确;
D、无论氯化亚铁是否变质,都是强酸弱碱盐,溶液都呈酸性,所以用石蕊溶液无法检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检验,侧重于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检验Fe3+的物质有:KSCN(溶液变血红色)、苯酚(溶液呈紫色).
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 )
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合并振荡
B.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
C.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 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
D.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注意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当液体变成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解答】解: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得到硫酸钡沉淀,得不到胶体,故A错误;
B.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得不到胶体,故B错误;
C.把饱和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mL沸水中,并搅拌,会产生胶体聚沉现象而得不到胶体,故C错误;
D.把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mL到沸水中,边加边振荡,能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难度不大,注意产生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搅拌和继续加热.
本卷还有2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婷婷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