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练习113631
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练习113631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5-11-09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8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

的是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的现象

 A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变化

 B

浓硫酸

浓氨水

冒白烟

C

酚酞溶液

浓氨水

溶液变红

D

氯化铝溶液

浓氨水

出现白色沉淀

难度:
知识点: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使用次数:12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浓盐酸挥发,酚酞与酸显无色,结果和现象一致;B、浓硫酸是难挥发性的酸,浓氨水易挥

发,不可能产生白烟,结果和现象不一致;C、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溶于酚酞,酚酞溶液遇碱变红,

结果和现象一致;D、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

Al33NH3·H2O=Al(OH)3↓+3NH4,结果和现象一致。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

2.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H4+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

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OH              B Ba2+                 C K+                  D Ag+

难度:
知识点:硫酸
使用次数:18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OHNH4+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SO42Ba2+

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K+不与NH4+Ba2+Cl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Ag+Cl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3.

右图是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

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

B.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C50 mLH2SO4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46 mol

D2.7 g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H2 3.36 L

难度:
知识点:硫酸
使用次数:14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A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换算。

4.

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在某未知成分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盐酸,如观察到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证明溶液中必定有CO32-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无法证明溶液一定含有SO42-

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难度: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提纯和检验
使用次数:13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故A正确;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

体产生,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离子可能是碳酸氢根离子,B错误;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也可能

是氯化银沉淀,故有银离子的干扰,不能确定硫酸根存在,C错误;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

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D正确;答案选B

考点:物质的检验

5.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推广使

用无磷洗衣粉;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过量使用化

肥、农药;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难度:
知识点:氮族元素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3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C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本卷还有2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8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0
71.42%
容易
5
17.85%
偏难
3
10.71%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8
64.28%
填空题
5
17.85%
综合题
4
14.28%
实验,探究题
1
3.57%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6
21.42%
硫酸
2
7.14%
物质的分离 提纯和检验
4
14.28%
氮族元素单元测试
3
10.71%
硝酸
4
14.28%
氨 铵盐
3
10.71%
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6
21.42%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孙树志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