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可用作糕点的膨化剂
B.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C.PX(对二甲苯)是生成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的主要原料
D.PM2.5指数是雾霾天气监测中的重要指标
1.B
【解析】B不正确,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Cu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盐酸、醋酸、苯酚均属于强电解质
C.CO2、CCl4、蛋白质均属于有机物
D.液氯、晶体硅、臭氧均属于单质
D
【解析】A不正确,过氧化钠中的氧为-1价,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不正确,醋酸和苯酚属于弱电解质;C不正确,CO2属于无机物;D正确。
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2H(g)+2X(g)=2HX(g) ΔH3<0
B.ΔH1=ΔH2 + ΔH3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
按Cl、Br、I的顺序依次增多
D.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
比HBr稳定
答案:C
解析:原子间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时放热,A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1=ΔH2 + ΔH3,B项正确;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Cl-Cl、Br-Br、I-I键能依次减小,故途径Ⅱ吸收的热量按Cl、Br、I的顺序依次减小,C项错误;生成HX时放热越多,生成的HX越稳定,D项正确。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 乙烯通入溴水中,测定反应前后溶液pH |
B | 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含FeCl2 |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 |
C | 检验乙酸中是否混有乙醇 | 取样液于试管,加入一绿豆颗粒大的钠粒 |
D | 验证Ksp(AgI)<Ksp(AgCl) | 向含等物质的量NaCl、KI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答案】C
【解析】A项,若发生加成反应,溶液酸性变化不明显;若发生取代反应,溶液酸性增强,。B项,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Cl2。C项,乙酸也能与钠反应产生气体,错误。D项,先产生黄色沉淀,证明Ksp(AgI)<Ksp(AgCl)。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KIO3 | 取食盐试样,溶于KI溶液,加入淀淀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
B | 验证硝酸是挥发性酸 |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然后靠近,观察是否有白烟产生 |
C | 验证Br2氧化性强于Fe3+ | 取少许FeCl2晶体溶于稀盐酸,加入KSCN观察溶液是否变红,滴入溴水后再观察是否变红 |
D | 检验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 | 取少量氯酸钾加入MnO2充分加热,残留物溶于水,取上层清液,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
A
【解析】A不正确,只有酸性条件下,I-才能还原IO3-,5I-+IO3-+6H+=3I2+3H2O,生成的单质碘遇淀粉变蓝。
本卷还有3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