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4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练习106473
2014人教版高中化学专题练习106473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4-12-28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6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

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D.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难度: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提纯和检验
使用次数:18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选D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塞。

2.

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用品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B

C

D

准确量取19.01 mL

新制氯水的保存

测定0.1 mol/L

Na2CO3溶液的pH

分离水和乙酸乙酯

25 mL酸式滴定管

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

镊子、pH试纸、表面皿

分液漏斗、烧杯

难度: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提纯和检验
使用次数:16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选C 滴定管的测量精度为0.01 mLA项正确;新制氯水见光易分解,且易挥发,具有强氧化性,应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盛放,B项正确;测定溶液pH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用镊子,C项错误;水和乙酸乙酯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需用分液漏斗,D项正确。

3.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只有                B②③

C③④                         D.全部错误

难度: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提纯和检验
使用次数:12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选A 过滤操作中应用玻璃棒引流,错误;分离固体NaCl和碘单质可以采用升华的方法,正确;稀释浓硫酸时应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不应用玻璃棒引流,且配制溶液时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错误;胶头滴管在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

4.

欲使混合物中的CuSO4·5H2ONH4ClSiO2分离开,其必要的实验操作是(  )

A.升华 溶解 过滤 蒸发

B.溶解 过滤 萃取 分液

C.加热 溶解 过滤 结晶

D.溶解 过滤 分馏 结晶

难度: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提纯和检验
使用次数:16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选C 先加热分离出NH4Cl,然后再溶解过滤得到SiO2固体和CuSO4溶液,最后蒸发结晶得到CuSO4·5H2O

5.

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检验NH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难度: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提纯和检验
使用次数:17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化学实验素养。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A项正确;碳酸钠稳定,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B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将液体转移至容量瓶中时需用玻璃棒引流,C项正确;检验是否有氨气生成时,要加浓NaOH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看其是否变蓝,D项错误。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3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容易
6
46.15%
中等
7
53.84%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6
46.15%
多项选择
3
23.07%
填空题
2
15.38%
实验,探究题
2
15.38%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物质的分离 提纯和检验
11
84.61%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1
7.69%
烃的衍生物单元测试
1
7.6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338567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