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D. 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A项错;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湿润pH试纸,否则会稀释待测液,B项错;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应用稀盐酸洗涤,NaOH中的Na+灼烧时产生黄色火焰,干扰焰色判断,C项错。]
易错警示 (1)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2)pH试纸不能润湿。(3)做焰色反应的实验时,应用稀盐酸洗涤铂丝。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28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个数为2NA
B.在合成28g聚乙烯的单体中,含有NA个碳碳双键
C.在28g聚乙烯中,含有C—H的数目为4NA
D.28g聚乙烯完全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3NA
答案:D
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答案:D [A项氢氟酸会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浓硝酸会腐蚀(氧化)橡胶塞;B项汽油或煤油会使橡胶塞溶胀;C项由于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会与玻璃瓶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D项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时,为防止氯水腐蚀(氧化)橡胶塞,用磨口塞,为了避免硝酸银见光分解,应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
38.4 mg 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mL(标准状况) ,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所起的作用,浓HNO3适量,在反应过程中逐渐变稀,实际上发生了如下两个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方法一:反应消耗的HNO3包括起酸性作用和起氧化剂作用的两部分,前者反应后以NO形式存在,后者被还原后生成气体NO或NO2,根据反应前后N原子守恒:
2HNO3~Cu(NO3)2
HNO3~NO
HNO3~NO2可知:
n(HNO3)=2n[Cu(NO3)2]+n(NOx)
=+
=2.2×10-3mol
方法二:设与浓HNO3、稀HNO3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3y。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x 4x 2x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y 8y 2y
解得:x=0.45×10-3mol,y=0.05×10-3mol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4x+8y=4×0.45×10-3mol+8×0.05×10-3mol=2.2×10-3mol
答案: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
B. 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答案:D
本卷还有1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林尚佑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