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9 月,我国作出对于全球减排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封存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 “ 零排放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CO 2 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气体
B . 煤的液化、气化主要是为了 CO 2 的排放
C . CO 2 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属于化合反应
D . CO 2 分子间有间隔,可将其压缩液化后封存
D
【详解】
A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故 A 错误;
B .推广使用煤的液化和气化洁净煤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 B 错误;
C . CO 2 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属于加成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 C 错误;
D .任何分子间都有间隔, CO 2 分子间也有间隔,将其压缩液化后封存,具有可行性,故 D 正确;
故选 D 。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日常生活中的 18K 金,金的含量几乎 100%
B . 有机高分子材料不能用于导电
C . 古代铸造的铜币为合金
D . 尼龙绳、宣纸、羊绒衫、棉衬衣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
【详解】
A .日常生活中的 18K 金,是黄金含量至少达到 75% 的合金,故 A 错误;
B .有机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导电,比如聚乙炔,聚苯胺等,故 B 错误;
C .古代铸造的铜币是铜合金,故 C 正确;
D .羊绒衫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C 。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Na + 、 K + 、 SO 、 HCO
B . Cu 2+ 、 K + 、 SO
、 NO
C . Na + 、 K + 、 Cl - 、 NO D . Na + 、 K + 、 SO
、 NO
C
【详解】
无色溶液就是溶液中不含有颜色的离子,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
A. 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HCO ,氢离子与 HCO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不能大量共存,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含 Cu 2+ 的溶液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 B 不符合题意;
C. 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 C 符合题意;
D. 酸性溶液中, NO 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 SO
,故不能大量共存,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 由 H 和 Cl 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C . 乙烯分子的比例模型:
D . 某些物质间有如图转化过程 ,则 Δ H 1 +Δ H 2 +Δ H 3 =0
D
【详解】
A .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表示的是核电荷数,应为 +16 ,错误;
B .由 H 和 Cl 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无箭头,故 B 错误;
C .图为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故 C 错误;
D .根据盖斯定律, Δ H 1 +Δ H 2 +Δ H 3 =0 , D 项正确。
故选 D
关于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混合气进行循环利用遵循绿色化学思想
B . 合成氨反应须在低温下进行
C . 对原料气进行压缩是为了增大原料气的转化率
D . 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详解】
A .混合气进行循环利用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这遵循绿色化学思想,选项 A 正确;
B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为保证速率较快,催化剂的活性高,产物的产率又不低,则选择适宜的温度即可,不能在低温下进行,选项 B 不正确;
C .对原料气进行压缩,即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增大原料气的转化率,选项 C 正确;
D .催化剂的特点:提高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移动,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选项 D 正确;
答案选 B 。
本卷还有1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19951008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