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4 月 22 日,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正式宣布:我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力争 2030 年前实现 “ 碳达峰 ” , 2060 年前实现 “ 碳中和 ” 。下列有关碳排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通过煤的气化和液化,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碳排放
B . 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存度
C . 改变经济结构,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D . 践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A
【详解】
A .通过煤的气化和液化,只是煤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燃烧仍然会产生二氧化碳,不能杜绝二氧化碳的排放,故 A 错误;
B .减少碳排放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要减少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使用中的占比,积极开发使用新型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故 B 正确;
C .改变经济结构,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是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故 C 正确;
D .从个人讲就是要节约能源,故 D 正确;
正确答案选 A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 C 做抗氧化剂,是因为维生素 C 很难被氧化
B . 生产一次性口罩的聚丙烯的单体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 体积分数为 75% 的酒精常作消毒剂
D . 化妆品中的 “ 保湿因子 ” 丙三醇有很好的保水性
A
【详解】
A . 食品中添加维生素 C 做抗氧化剂,是其本身很易被氧化而表现还原性,故 A 错误;
B . 生产一次性口罩的聚丙烯的单体是丙烯,极易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褪色,故 B 正确;
C . 体积分数 75% 酒精对细菌的渗透能力最强,一般选 75% 酒精杀菌,故 C 正确;
D . 丙三醇分子中有三个 ,具有很好的亲性水,从而保水;故 D 正确。
答案选 A 。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物质的生产符合工业生产实际且符合绿色化学原理的是
A . 工业生产 :
B . 工业生产 :
C . 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环氧乙烷: 2CH 2 =CH 2 +O 2
D . 工业冶炼铁:
C
【分析】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从化学原理上看,主要有加成反应、化合反应或加聚反应等。
【详解】
A .乙烷与 取代会生成多种取代产物,工业生产氯乙烷通常用乙烯与
加成得到,故 A 错误;
B .工业生产氯气是电解 溶液,故 B 错误;
C . 2CH 2 =CH 2 +O 2
中,原子的利用率为 100% ,符合绿色经济理念,故 C 正确;
D .工业炼铁原理是 作还原剂,且有大量的
废气,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
下列有关各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 . 、
、 K 单质的熔点依次升高
B . N 、 O 、 F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 . 、
、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 . 、 P 、 S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A
【详解】
A .同主族的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从上往下依次降低,故 A 错误;
B . N 、 O 、 F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故 B 正确;
C . 、
、
同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半径从左往右依次减小, C 正确;
D . 、 P 、 S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故 D 正确。
答案选 A 。
利用如图装置及药品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 . 图 1 装置:实验室制氨气
B . 图 2 装置: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C . 图 3 装置:验证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乙烯
D . 图 4 装置:证明苯分子结构中无碳碳双键
D
【详解】
A .图 1 装置:氯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实验室制氨气应该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A 错误;
B .图 2 装置:实验室收集乙酸乙酯是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要与乙酸乙酯反应,故 B 错误;
C .图 3 装置:只能验证石蜡油分解产物中有不饱和烃, C 错误。
D .图 4 装置:如果苯环含有碳碳双键,则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和溴水褪色,而实际上苯不能使酸性 KMnO 4 溶液和溴水褪色,可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
本卷还有21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张三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